“客岁殿下领命北上的时候,还是我跟冯远道在这里等待。这回换成了王妃,殿下也变了很多。”
城墙之上,永初帝的目光扫过整齐林立的三千军士,扫过定王峭峰般的背影,俄然咦了一声。
“嗯。看那边——”阿殷回身,不远处常荀一身青布便衣,正命人把五名东襄打扮的军士捆过来,此中一人看其衣装,仿佛还是个有点品级的军官。
“殿下很重交谊。”她说。
“殿下不想带我和常司马随行,是怕疆场凶恶,有闪失是不是?殿下视我为嫡亲,我也是如此。殿下不肯看我在疆场遇险,莫非我就情愿看殿下入险境伶仃无援吗?都城与泰州、北庭相隔千里,殿下可曾想过,殿下在火线出世入死,我和常司马留在京中,会有多担忧煎熬?倘若不幸,殿下出了差池,我在京中当如何自处?殿下感觉,倘若等不到殿下返来,我能接受得住吗?”
三千军士游蛇般随步队前行,定王的身影终究隐于树后,永初帝收回目光,便起驾回宫。
阿殷回身望一眼城墙,在明黄宝幢的两侧,乌压压的站了很多人。透过敞开的城门,是那辆富丽的马车,内里朱雀长街笔挺通向皇宫,两侧是自小见惯的繁华商店,也不知静安巷中兄长是在苦读,还是在与朋友相约?仓促出发,未及跟兄长和表哥道别,但愿兄长春试能顺利,等她随定王班师时,一家人还能再团聚。
阿殷确切也没想到定王竟然真的会被说动,想到当时的冰脸杀神,不由一笑。
宿世父亲战死时的悔痛影象犹新,这回父亲和定王都在疆场出世入死,她又如何能在京中放心等待动静?
阿殷报命,坐在火堆旁取暖。本日凌晨起行时定王想捉几个东襄的巡防尖兵,之前这类事都交由冯远道去办,这回没了他,便由常荀代庖。阿殷既然想随军出战,如许熬炼的机遇天然不会放过,当即跟常荀换了便装往檀城而去,捉了人以后,又折往此处。如许绕了一圈,就比定王带领的军队多跑了两三百里的地,路上风驰电掣疾赶,这会儿骨头像是能散架似的,实在累得够呛。
不过愈累,便愈发感觉,定王烤的兔肉可真甘旨!
因檀城被夺后,北地情势告急,定王一出了京畿,便命令疾行。
阿殷同常荀并辔骑马站在影壁前的空位上,昂首望着檐头兽首,阳光刺目。
不远处军士正在扎帐篷,随行的监军累瘫在地上,随便找了个披风垫在身下装死,常荀和魏清等人正安排造饭安营,定王则坐火旁。
满心惊奇压在腔中,冯远道拱手,道:“是跟定王殿下和常司马一样,忠心报国事君之人。”
常荀已有好久未见她劲装带刀的模样,对着王妃施礼惯了,本日见她换回昔日打扮,想起前事,不免感慨。
阿殷既然在外,便不带王妃的场面,每日只以司马的身份出入,听定王与常荀等人商讨军情,心中的担忧亦愈来愈浓。
前天早晨才营建出的除夕热烈氛围在此时消逝殆尽,即使灯笼装潢还是,府中的氛围却格外寂然。
此处已是泰州地界,在檀城之东,离檀城也不过百余里。
定王用过饭后即入宫领印,府中诸侍卫皆骑马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