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谶》曰: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埋没,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成使保军,乖众不成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可,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流亡,士卒流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贤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军谶》曰: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兼任本身,行动伐功。诽谤大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号令不通。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患。
因敌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军谶》曰: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藟相连,种德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海内哗喧,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十祸
守微
夫主将之法,务揽豪杰之心。赏禄在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成当,可下而不成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军谶》曰:军以赏力表,以罚为里。奖惩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成骄,将可乐而不成忧,谋可深而不成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表里不信赖,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梗阻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主将之法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论将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悔怨者士不止,赏而悔怨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刚柔兼济
《军谶》曰: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军谶》曰:发兵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全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