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佛以空为宗,道以有为本,有生于无,分为二阴阳二仪,进而天生四象八卦,故道家以炁为统统底子,炁聚则现形于人间,炁散则归于无形,存亡者,炁之聚散,天下不过一炁罢了,化为无,归于道。”莫闲哈哈大笑,他终究明白了,在他明白的一刹时,他身内一动,莫闲不晓得,他已悄悄晋升到内明的层次。
卫森也是莫名其妙,莫闲究竟悟到了甚么?
大梵天,不需择法罪过亦不起,始得业清净。
道宣一愣,他没有想到,因为他的启事,莫闲不但没有转向佛,反而在道的路上更进了一步。
按佛门说法,活着尊释迦牟尼降世前,东方有五百圣者出世,在无佛期间,他们悟到了佛法,虽不称为佛法,他们就被称为辟支佛,老子就是其一。
“很成心机的说法。”莫闲浅笑到。
莫闲笑到:“只谈修行,不提我们不晓得的道听途说,对了,道友,你们修行的禅法,到了甚么程度?”
一语点醒梦中人,莫忘了大道,人间万物,都是道的表现,这是莫闲在藏经阁中浏览了无数道家文籍,并且和其他宗教比较,但出道是宇宙的底子。
道宣浅笑着看了他一眼,眼中莫名的笑意一闪,接着说:“欲界定时,必有持身法起,身材天然朴重,坐不倦怠,如内部有物支撑身材,天然安稳,欲界定可贵易失,失之敏捷,故又称为电光定,境地垂垂深切,若身心泯然虚豁,忘怀欲界定之身材,坐中不觉手足床椅,如同虚空,进入未到地定。”
恰好莫闲并没有这类心机,他只想体味佛与道之间有甚么分歧,同时,可否鉴戒到他的修行当中。
“你安知我佛门空中弓足生,你们如何晓得空的妙有。”道真也怒了,声音也高了起来。
由欲界六天进入初禅境地,倒是进入色界二十二天,此中初禅十二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各天代表一种境地,粗分三个境地,即梵天、光天、净天合称初禅三天,每一天又分为四种小境地。
实在,莫闲想通了天下的本质为何,佛以天下为虚幻,而道是天下的底子,超有无而言道,正如道宣所说,道也是勉强定名,只是天下本源和规律,对莫闲来讲,天下在他目前层次上,就是天赋一炁所派生的,今后会如何样,只要他不死,他的修行增加,或许他的观点还会窜改。
莫闲皱起眉头,他所说的这类环境,仿佛是他修行黄庭大道所碰到的环境,莫非黄庭大道是他所说的邪定?
“多谢师兄。”莫闲笑着施了一礼。
又一细想,环境还是分歧,那种环境呈现得很迟,目前莫闲还没有呈现,再说,禅定中没有传闻呈现胎息,即便呈现,必然是在初禅今后,看来,二者着眼点分歧。
“和尚,你这话甚么意义?”柳长生不欢畅了。
“放心过明时,可见青黄赤白黑等,日月星斗,或见宫殿,久之,可得神通,但是神通是有,但已坠入邪定,过暗则无知觉,堕入如熟睡的状况。”道宣说到。
这一点,不得不说佛教做的比玄门强,因为道讲平静有为,普通修道者,对于人的态度是顺其天然,而佛教则分歧,每一个宗派都在冒死布道,恨不得天下人都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