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娘子折煞周某了,我们乾丰柜坊翻开门来做买卖,不要说狄公子特地叮嘱过的,就是任一来客上门,都是给乾丰面子,我们都当经心接待。”周世显一边客气着,一边不忘转头叮咛小弟号召好徐午年,乃至都没忘了扣问两句有没有帮徐午年把马车停好。
笑歌对“钱”的嗅觉一贯非常活络,此时不消细想,直觉便奉告她这中间大有可为,她一时大为镇静。
“恰是。只要那张三李四肯认我们乾丰的名号,情愿与许三娘子您换,那我们乾丰柜坊也是一样认账的。”
来人见了笑歌与徐午年,还未说话,便先浅笑着拱手施礼。
笑歌常日里打仗的大多都是粗笨的铜铁钱,虽有些听闻,但并没有来得及深切研讨,毕竟这些交子也好,飞钱也罢,大多是大额买卖所用,常日里小老百姓打仗未几。但本日她才发明实在大赵朝的金融水准已经相称高了。一刹时,她脑筋转得极快,如果将这“交子”更进一步,小额化,金额牢固化,公开发行,岂不是已经能够当纸币用了?
金融业三大马车――证券、保险与银行,而“柜坊”恰是银行的雏形。诚恳说,笑歌身为一个金融从业者,如何会对这当代银行没有兴趣呢?
很快里间走出来一个青年男人,中等个头,穿着洁净整齐,模样有些浑厚,年纪固然看起来不大,但却显得很沉稳纯熟。可贵的,却又没有常在江湖上打滚的那种世故气,倒是给人一种他是可托赖的诚恳人的感受。
“许三娘子,这便是交子。”周世显双手将这两张楮纸递给笑歌,“这同开立折子不一样,不消记名,不消管拿着这交子上来取钱的人是谁,我们乾丰归恰是见票支钱。”
周世显笑了笑,站起来从一旁的小柜子里取了两张楮纸出来,上面印有繁复的图案,又有一些”凭据支取”等字样。只是金额处留空,应是用作临时填写。
一起无话,到了比来的乾丰柜坊分号,笑歌第一眼看畴昔的感受只要一个,哇,好大气上层次!
“三娘子千万莫要客气,但说无妨,凡是周某能办到的,必然竭尽所能。”
早间开价结束以后,暂无大事,笑歌便抽暇去了一趟柜坊。
不过这却令她心生好感,起码,这是一个肯下工夫做事的人。
措置完这件琐事,笑歌对劲的与徐午年分开柜坊。
楮纸丰富,一贯是用来刊印公文凭据的,笑歌打量摩挲动手顶用楮纸印就的交子问道,“匿名?也就是说本日我便是将这交子送与任何人,或是拿去与张三换了田产布帛,张三再持交子上门,乾丰也还是支取?认交子不认人?”
这不难了解,金杏酒楼毕竟做的不是端庄合法的买卖,就算法不责众,铜钱的需求是明摆着的,哪怕吃着皇粮的大小官吏都少不得和金杏打交道,那也只能勉强算是灰色地带。低调一点是应当的。
笑歌点点头随他入内,“有劳周掌柜了。”
一见这架式,厅房里的那些小角色忙迎上来,又是请坐的,又是看茶的。
周世显一上来便叫出了她的名号,笑歌却也不惊奇。按阿诚的说法,乾丰柜坊与金杏楼干系不错,笑歌本身也忆起在小院的帐本上曾多次见过这家柜坊。那么他们分号的掌柜熟知阿诚,连带晓得阿诚大张旗鼓倾慕的小娘子自是一点都不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