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二人日日同起同卧,同息同止。贾环原觉得他不喜读书,虽不知他为甚么过来,大略会想尽了体例逃学。不料他竟耐得住性子,每日里同本身往书院里去。就连国子监的博士也啧啧称奇,说他是改邪归正了。
贾环想了半晌,才记起这潇湘馆就是当日宝玉所拟“有凤来仪”一处。
说来还是贾环的熟人,恰是顺义郡王家最宝贝的小儿子徒兴。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面前□□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转日再见时,两人又好了,与宝钗湘云还是谈笑。正一处坐着,有人来报,说元春送了个灯谜出来,命世人去猜,每人再进一个出来。世人忙畴昔贾母处,公然有一个小寺人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上面有个灯谜。世人各都解了,自拈一物作成一谜,抄了挂在灯上。
酒过三巡,大师垂垂的都放开了,就有一夙来浮浪的同窗靠近了贾环,神奥秘秘的笑着问他:“贾三,你晓得这是甚么吗?”手里展开一幅白扇面。现在还用不着扇子,这位同窗的扇子先也是收在扇套里挂在腰间的,这会儿却特地拿了出来。贾环猎奇地一看,扇子是平常的扇子,上题着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