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咳嗽了一声:“我是听伴计说的,他说的含混,皎皎也不知是哪朝的,管他哪朝的,好吃不就得了。”说着拿了酒壶来斟满酒杯,端了起来慎重的道:“长风破浪会偶然直挂云帆济沧海,皎皎以这杯酒恭祝师兄此去兖州一起顺风大展抱负。”
韩正清唇角一弯看向窗外,见小丫头恰好走出去,笑盈盈的站在廊下,正往本身的书案上找呢,不由道:“我觉得你这丫头是来给我送行的,如何瞧着倒像要账的。”
三娘正儿八经的点点头:“真是师兄的错。”说完两人笑了起来。
三娘:“杏花楼的少店主身子不好,管不了家业,这些年端赖老店主撑着,现在有了变故,杏花楼若不想关张便只能易主,以老店主的夺目,必会为杏花楼寻一个妥当的下家。”
三娘把桌上茶端起来递到他手里:“师兄先喝茶,皎皎去去就来。”说着回身去了。
小桃吓得忙闭了嘴,葛家村多好啊,人多热烈,她跟小杏儿虽是跟着蜜斯陪嫁过来的丫头,到了葛家村也都随了常记的端方,跟府里的丫头外头的伴计一样的报酬,月钱多了不说,到了年节儿另有喜面儿,小年的时候碰上外头返来的掌柜,脱手就是个大红包,现在本身跟小桃都有很多存项了,轮休的时候还能去作坊上玩,听小梅说,三女人正跟仁和堂的张神医商讨给常记的伴计们体检,今后如有个病也不消本身寻大夫了,直接去仁和堂就成,瞧病吃药的钱都归在常记,回了定州哪另有如许的功德儿啊。
三娘嘿嘿一乐:“谁让师兄这儿都是好东西呢。”
韩正清忍不住笑了:“你少惦记我的东西了?”
韩忠不由道:“你说的甘旨不会托盘里这个烧糊的泥坨子吧。”
韩正清:“何解?”
韩正清:“江南做点心的字号驰名的不下数十家,有几家还跟杏花楼的沈家沾亲,老店主若想卖杏花楼,想来会在这些人里头选,你这一趟去了只怕也是白跑。”
韩忠端了茶出去,见少爷虽手里拿着书,目光却不时看向窗外,韩忠晓得是等着三女人呢,把放在书案上开口道:“少爷,东西已清算安妥,明日一早装了车就能上路了。”说着扫了眼地上的两个箱子:“这两个箱子……”
韩正清摇点头:“这么说倒是我的错了。”
三娘:“这可好了,我正想跟韩伯伯就教,皎皎多谢师兄了。”
蕙兰脸一红:“胡说甚么,今后再胡说看我把你送回定州去。”
韩正清:“你真是冲着杏花楼去的?”
韩正清:“若不把这笔筒给你,师兄就不好了吗。”
韩忠:“前些日子传来动静说杏花楼的老店主有些不大好,老奴就猜着女人得去一趟南边。”
三娘撕了个鸡腿塞给韩正清:“师兄尝尝。”
三娘:“瞧师兄说的,仿佛皎皎就惦记师兄的东西似的。”
韩正盘点点头:“这倒是,寄父那边儿我已打了号召,你去了可住在韩府,寄父经商多年,在江南很有人脉,想来能帮上你。”
小桃:“升官是功德儿,可韩大人去了兖州就见不着了啊,韩大人对三女人那么好,上回韩大人来,奴婢瞧见韩大人看三女人的目光可和顺呢,就像姑爷看蜜斯。”
韩正清吃了一口,不由赞道:“鸡肉酥烂,有荷叶的暗香,的确是可贵甘旨,不过从未见过如许的做法儿,这道菜叫甚么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