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藏大师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在少林寺译经,助译者来自四周八方,方言各别,致两种译本分歧,这时他回到少林寺帮忙译业顺利完成。期间拜勒那摩提为师,承传勒那三藏的地论学说,撰成《十地经论疏》,勒那摩提故去后,成为南道系开宗之人。
但是昙鸾仿佛并没有完整让步,反而几近通盘接办了阴阳宫的道场。不过昙鸾的做法倒还比较低调,因为接办过来的道场只是和净土宗有关的,只是换个方丈罢了。其他小乘宗的、玄门的,昙鸾并没有领受。相反阴阳宫本来属于玄门的道场,仿佛都被五魔其他四魔朋分了。昙鸾这么做也算给两边都有一个缓冲的机遇,也给两边一个台阶。
正因如此,慧光固然放弃少林方丈的位置,却被官家一再的加封僧官,最后到做天下僧侣的代理大统,现在这些宗教界的元老,又保举他直接变成大统,以便名副实在。
现在禅学首要分为三派,第一派是跋陀及其弟子僧稠的禅法,即“四念处”、“五停心”的止观法。所谓“五停心”是指用五种体例去治五种芥蒂,借以停止内心的贪欲等五种过患。别离是:一不净观,二慈悲观,三人缘观,四界不同观,五持息念等,合计五种停止其心。第二派是勒拿摩提及其弟子僧实的禅法,以“九次调心”为纲领。第三派菩提达摩的大乘“壁观”。
坐夏是指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僧侣、比丘都闭门谢客,用心坐禅、诵经、写经、诵戒本等,是僧伽必修的斋期,常常用坐夏的次数来衡量一名和尚的资格。
关于下一步对待昙鸾的办法,他俩还没想好,但这个期间是英杰辈出的年代,同是开宗祖师,合作是不免的,他俩不能容忍昙鸾把道场开到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明天他本来正要到城里去筹议如何对于昙鸾的事情,俄然听到昙鸾今后不再合作剑侠榜,而是转向魔罗榜,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感。慧光没有想到昙鸾关头时候,暂避锋芒,不正面和五大门派合作,竟然以进入魔榜为代价,调换临时的安宁。这让他没有来得及深切的思虑出此事的启事和结果,必必要和道宠第一时候通个气儿,一起筹议一下下一步的筹算。
那么这个慧光到底是甚么样的人呢?说到慧光,他的经历也很传奇。他和昙鸾一样也是少年削发。早在太和廿二年(498),少林寺的创宗大师跋陀尊者有一天到洛阳城去参访,走在天门街井栏上,俄然瞥见有一个小孩儿正在踢毽子玩,这个孺子竟连续踢了五百个不坏。围观的人不住的喝采,让跋陀心动。他唤过孺子,用禅杖小扣其头,声音清澈,乃知法器。遂与孺子父亲扳谈,知他姓杨,定州人才到都城。转年四月小孩父亲送子到少林削发,取法名慧光,时十三岁,先受三归五戒,跋陀在这年坐夏以后,便度慧光削发为沙弥,受十沙弥戒。
慧光聪明、好动、目光如火,跋陀知其必有奇操,要求慧光先从学习戒律开端。曾经说:“这个沙弥分歧于其别人,若令其有成绩,宜从律学开端。律是慧的根本,非智不奉,如果不先学律,直接学习经论,会停滞他得道证果。”
慧光先听习律部,颠末4年的刻苦尽力,精通了《僧祗律》,升座开讲,听众云集。进而研讨《四分律》,写成律疏一百二十纸。成名后学习经论,从学者辩公受业,厥后到洛阳搜求新学说,并研习南北各地的说话,都达到很深的成就,被称为圣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