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悟身前一人,乃是俗家弟子打扮,虾腰拱手,惶惶颤声道:“本派了八十人前去伏击,想着必得胜券在握;孰料半路杀出另一队人马,和我们一样打扮,黑衣蒙面,人数亦是很多,同我等一场乱斗,予了那胥大蜜斯机会逃了。”
宝象寺那和尚似是见多了同括这般行脚和尚,高低打量他两回,冷哼道:“国师现仍在朝堂,不在寺中,请先往内堂进些斋饭,在做计算。”
祝掩见状,一扫身前胥留留等人,心道:师父到此,难不成同昨夜林中一战有些干系?此时若可同师父见上一见,一来好通一通水寒动静,再来也能趁机入了宝象寺去,保同括和尚无恙。
正于此时,禅房外打门声急,鱼悟启睑,稍一表示,堂下弟子得令,启门引了房外弟子入内。
“皆有毁伤,并无死亡。”
姬沙得见祝掩,一扯缰绳,面上忧色难藏,口唇虽开,倒是未发一言,先是回身,眼风尽扫身后弟子,待毕,已然上马,放脚便朝祝掩而去。
“且将姬沙引至一心堂,再于堂外安设些人手,莫要令闲杂人等乱入。”话音方落,鱼悟接了和尚所递莲花帽,正正衣冠,缓缓吐纳两回,这方踱步出了禅房。
“弟籽实在辩白不出。只是弟子念着,如果祥金卫,其为何不以真脸孔示人?”
“谨遵国师叮咛,左大臣已然晓得此行深意。”
擐昙一地,不愧垂象都城:五步见一小庙,十步遇一大庙;街上熙熙攘攘,引车卖浆者众,货色琳琅,店铺昌隆;百姓多是慈眉善目,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更有僧侣来往其间,备受推许,尽享礼遇。
胥留留眉关微攒,浅抿一口茶汤,支吾道:“祝大人,如果昨夜林中人马,当真来自禅活门,你猜,鱼悟师可会……”
胥留留深施一揖,轻道:“姬宗主客气。”
“你……你这孩子,实在不让人费心。”姬沙同祝掩对视一面,又再顺其眼风,瞧瞧一侧胥留留等人,两掌紧扣祝掩双肩,虽是斥责,却颇显垂怜。
“昨夜失手?”
“亦是和尚,全然不懂拳脚工夫。也不知怎得就同祥金卫他们走在一起,昨夜林中,我等先拿了那和尚,余人见状,返身施救。方才弟子往寺门外探听,说是那小僧来自灵和寺,驰驱至此,乃是受人所托,欲有所交代。”
四人一合计,先停在宝象寺不远处一条街上,选个视野上佳的茶摊,歇起脚来。待几人目送同括缓缓入了宝象寺门,方长入口气,抿唇喝口热茶,又再环顾四下,更见忐忑。
闻人战目珠一旋,撇嘴轻道:“我长这么大,还未曾有甚么时候吃不下饭去。天塌下来,也不能饿了肚子。”话音方落,已是起家,轻道:“我且去看看摊上另有甚么茶点干粮,省的豪饮半缸,腹内还是空空荡荡。”
“存亡有命,无需挂怀,”诵经结束,同括起家含笑,轻道:“人生于几时,死在那边,本是命数。小僧再谢几位施主恩德。”拜别之言方落,同括已是念着阿弥陀佛,放脚便往宝象寺去。
宋又谷白一眼闻人战,轻声驳道:“尤耳一事,但是关乎三国国主声望,一国之主,又是身系万千百姓安乐;管那小和尚知与不知,既然其那般虔诚,他不入天国,谁入天国?”稍顿,宋又谷探头上前,扫一眼桌畔三人,眉尾一飞,笑道:“你们感觉,少扬那捕头,现下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