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留留哼了一声,再未几应,缰绳往右一紧,一人一马已是择了右边岔道,奔驰而去。
“不知胥蜜斯此来何意?”宋又谷微抬了一掌,两指缓缓摩挲鼻翼。
宣氏兄弟亦是拱手,脖颈肩背俱是不动,两目大开,却不知是在瞧身前墓碑,抑或是那长剑。斯须之间,男儿清泪,终是在胥留留背对之时,漫出眶外。
宋又谷牵着两马,迟疑甚久,见胥留留折返,正待上前,却又见其疾步赶上那老妪,两指一转那银袋,不知同老妪身边年青男人说了甚么,时不时侧颊瞧一眼宣氏兄弟,一边比划,一边将那荷包塞在年青男人怀中。
恰于此时,胥留留稍一侧目,见不远处缓缓走来三人。一男一女,貌似佳耦;中间所搀,乃是一半百老妪。瞧其穿戴,虽不豪华,倒是整齐得体,灰白头发匀匀摸了一层头油,一丝稳定;只是,其眼神过分浑浊,飘忽不定,空无一物。
“那银子……”宋又谷一怔,不明以是。
宋又谷闻声,眼尾一抬,轻声喃喃道:“此二人,倒是出奇。但是,胥大侠,更是出奇。”一语未落,侧目瞧见火线胥留留回眸流盼,宋又谷一怔,疾吞了尾音,低低支吾道:“你们这一家子,乐呵呵争着抢着要做散财孺子;银子舍出去了,方算是运道好不成?”
“我兄弟二人,不识蜜斯。”宣白墨同宣柔翰换个眼风,抬头扫一眼胥留留,弓一弓手,又再低眉,平视火线墓碑。
“腐败将至。”
宣氏兄弟与那佳耦擦肩之时,稍一点头,后则重又跪立父母墓前,各捡了佩剑,单手使一巧力,便将那剑身脱鞘,直插土中。
“那剑客……”
宋又谷眼目微眯,已然瞧见不远处那一个又一个坟包土丘,心下暗斥一声不吉利,但是转念细思,倒也解意。
胥留留见状,心下反是悄悄佩服起胥子思来,将那荷包一拢,拱手应道:“如此,鄙人便传家父一句说话。”
宋又谷轻笑出声,一扫不远处那一座座或高或低的坟包,再定睛那两个落寞背影:风过剑鸣,两道白光,既寒了宋又谷眼目,又软了宋又谷脏腑。
“阿娘,且来给长兄上柱香。”老妪一旁那年青男人轻柔递了香烛,又牵了老妪一腕,引其将那香插在墓前。
胥留留快走几步,抬掌上前一指,回身冲宋又谷笑道:“老仆所言不差,那二人,自返鸣泉,便多逗留野郊。”
胥留留缓缓摆手,缓缓下得马来,低眉瞧瞧空中,半晌,方道:“此一地,少时倒是听父亲提及,说是土纹隐起,形类龙鳞,沙痕石隙,到处有泉,鸣泉镇以此得名。亲至此地,现下倒是头一遭。”
“这……”宋又谷心下见疑,于路口停了马,再三四顾,方道:“若往薄山,遵循原路,不是该当向左吗?”话音刚落,眉关一紧,抬声一喝,却还是筹划缰绳,沿右边岔道尾随胥留留而上。
年青男人见状,长叹口气,急上前拉住老妪,应道:“阿娘,莫要说些疯话。”话音方落,直冲着宣白墨作揖请罪,“莫要见怪,莫要见怪。”
“援暑以扇,资寒以炉,若非如此,当是如何用法?”
这般思忖一时,宋又谷不由得更觉头皮发麻,缓缓探手,将身上蓑衣紧了一紧。
二人对视一面,俱是无言,眼风前递,一波波涌至那坟包之前跪立的两男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