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坤问掌柜的:“是不是本日就要去收账了?”
魏长坤叮咛道:“你先去把她家的账收了,我就在这里等你,收完了返来奉告我。”
不过李嬷嬷是个识相的, 并未多问魏长坤的私事, 应下一声,打了号召便走了。
李嬷嬷否定道:“不是,太夫人好着呢, 只是老奴想问侯爷要不要去陪太夫人用早膳, 如果要的话,老奴这就去叮咛小厨房多筹办一份。”
掌柜的道:“是了,小的待会儿把铺子里的事叮咛下去,便亲身去收账。”
魏长坤冲李嬷嬷点了点头,问道:“但是太夫人有甚么要紧事?”
吴管事请了人坐下,拿了账单让人唤了后院杜氏身边武妈妈过来。
李嬷嬷不解其意,跟着笑了笑,道:“老奴这会子还没听明白呢。”
武妈妈便又去了听雪院。
李嬷嬷在旁道:“太夫人,穆家的小娘子长的好是好,只是奴婢传闻好似有些娇气,要不要先探听探听?”
掌柜的看了一眼,也就只要十几两银子的钗子罢了,他冷静地拿起笔,划掉了那一列的东西。
她清算不了魏长坤,总有女人能清算他。
武妈妈出去看了便欢畅,夸了穆筠娴一道,便把账单给她看了。
魏长坤又叫停了掌柜的,道:“看看有没有国公夫人的账,也销了。”
李嬷嬷昨儿夜里回了家一趟,早上恰好要过前院,顺道去了敬谨堂, 想把魏长坤喊去思危堂用饭,却见小主子已经要出门了。
杜氏身边洪妈妈多措置内宅之事,如有外边的事,多由武妈妈措置,前院对账,吴管事普通都是找武妈妈交代。
这还不是偏帮谁啊。
魏长坤道:“别的先不急着去,先去定国公府把账收了。”
大房有钱,杜氏一个月开消不知多少,私家消耗更不会样样都记清楚,只随口问了一句道:“可有我账下的东西?”
李嬷嬷一喜,道:“您是说国公家的……”
“侯爷另有要销的么?”
喜滋滋地到了国公府,掌柜的见了前院的二等管事吴管事。
杜氏道:“你去问问她,等她过目了没题目就让前院的把账结了。”
武妈妈道:“人还在前院,女人要见见?”
岁羡荣本也是后代双全的,只是小女儿没赡养,几个月大就短命了。
如果是个家世好又标致的女人,岁羡荣实在不介怀魏长坤把人娶回家来。
穆筠娴秉承不白占便宜的心态,道:“这账有题目,聚宝斋掌柜的可在?”
岁羡荣有些心急起来,道:“不可,你快去派人跟着,看我猜的有没有准儿。”
掌柜的见穆筠娴不说话,面上也并无疑问之色,心中了然,道:“劳女人点个头。小的这就归去回话了。”
穆筠娴明白了,魏长坤还在聚宝斋等着呢!
掌柜点头道:“没有。”
掌柜又看了一眼,道:“才几十两的小账,小的先去把东边的大账都收了,再去收这些小账就是。”
仲春二十八, 宜嫁娶、开市、祈福,是个好日子。
掌柜的收了银子归去,把回执的账单也带了归去,交给了魏长坤。
岁羡荣哪儿能不急,在屋里干坐着,听庶子媳妇潘氏汇报几件内宅之事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的,仓促把人打发了。
武妈妈看了一眼,她不识字,但是看得见杜氏名字上面没写数额,便道:“没有,我们女人的有一笔。”就是特别少,才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