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副将道:“六爷有所不知。台州之战,胡部堂在扬州、杭州为我们筹集的军需粮草,端赖漕帮冒着倭寇的炮矢送到火线!漕帮之人,个个忠义。冒死给我们戚家军运送补给,却不取分文。为了保护我们的粮草,在宁波,两百漕帮弟兄死于倭寇刀下。前两天,我们戚将军专门手书了‘忠义双全’四个字送给漕帮的丁帮主。”
贺6、老胡、唐副将走到堆栈门口。只见数百精干男人正和戚家军兵士们对峙着。
老胡在一旁说道:“唐副将,给倭寇运送火器的那些犯警之徒,虽把火器藏在了漕帮的堆栈中,却不代表那些犯警之徒就是漕帮中人。我们寻觅火器,将犯警之徒绳之于法,恰是为了还漕帮一个明净。”
杭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方宝地。这里是浙江巡抚衙门的地点地。台州大捷后,嘉靖帝下旨,将浙直总督衙门从扬州亦迁到了杭州。
贺六点点头:“没错!现在藏匿火铳最伤害的处地点哪儿?不过是这儿!漕帮的堆栈里!因为林大晟被捕,我们的敌手清楚,他很有能够会供出这个堆栈。”
rv更,新最快上,“◎`
贺六听出唐副将的话音当中仿佛对漕帮有着一种害怕。
那瘸子恰是漕帮帮主,丁三脚!
老胡有些迷惑:“你何出此言?”
一个拄着拐杖,四十多岁的瘸子站在精干男人们当中,看来是个管事的。
这些红木每根都有一抱粗,大抵有八九十根。
老胡细心一看,这红木上有一道不易发觉的细线。
“扑棱。”这一抱粗的红木竟然断了!正如贺六所言,红木已经被掏空,中间的位置上,有十几个制作精美的楔口。
唐副将脱口而出:“不是我跟漕帮有渊源。而是我们戚家军跟漕帮有渊源!漕帮对戚家军有大恩!”
一百多戚家军兵士未几时便将八九十根大红木拆了个光。每一根红木的空心中,都藏了五六支火铳。加起来足有四百八十支!加上戚家军查获林大晟的那二十支,刚好是五百支火铳。
老胡赞叹了一声:“好精美的木工活啊!把红木一砍两截,中间掏空,藏上火铳。那楔口相接处,竟然只要一条线。真是严丝合缝!不细看,底子就发觉不得!”
贺六问老胡:“你记不记得,我爹当年曾有一句口头禅。藏东西最安然的处所是哪儿?”
贺六借了三百戚家军。一行人浩浩大荡来到杭州。
瘸子怒道:“这是我漕帮的堆栈!我们倒不得擅入了?”
唐副将走到那瘸子面前,拱手道:“丁帮主,有礼了!”
贺六有些奇特:“这堆栈里的红木虽不及火铳值钱。可一仓红木总值得上两三千银子。为何漕帮不派人看管?”
唐副将问贺六:“六爷,不是说让我们来杭州帮手你查办私运火器的通倭重犯么?如何查到漕帮的堆栈里来了?”
唐副将解释:“六爷,您有所不知。漕帮在江湖上职位甚高,人数上仅次于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在江南,那些做盗窃、诱骗谋生的下三滥,无人惹碰漕帮的货。如果谁来漕帮的堆栈偷东西,只怕东西还没运出杭州城,就被漕帮的弟兄打断了腿。”
贺六问唐副将:“如何,你跟漕帮另有渊源不成?”
贺六让四名兵士摆列这根红木的两端。两端的兵士用力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