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 第70章 碧血剑(70)
[105]《孙子》:“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92]厥后大大驰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义孙,当时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
[76]崇祯召见袁崇焕的景象与对话,首要按照李逊之所著《三朝野记》与文秉所著《烈皇小识》两书,厥后周延儒对袁崇焕的诽谤,也按照这两书所载。李逊之的父亲李应升是反对魏忠贤而被害死的闻名忠臣李忠毅公。文秉是文征明的玄孙,他父亲文震孟在崇祯时任大学士。文震孟最着名的事,是在天启年间上奏,直指天子诸事不睬,如同“傀儡退场”,朝政全由魏忠贤摆布。魏忠贤因而叫了一班傀儡戏,到宫中演给熹宗看,熹宗看得大乐。魏忠贤便说:“文震孟说皇上是傀儡退场,那就是这模样了。”熹宗当然大怒,将文震孟在朝廷上打了八十棍。李逊之和文秉二人是名父之子,正视名声与节操,他们记录朝中大事,应当相称可靠。别的并参考《崇祯实录》及《崇祯长编》之崇祯元年记事。
[91]〈委曲记〉记录当时景象说:“酒叙至终,(袁)方有傲状,毛帅有不悦意态。”
[81]《明清史料》丙篇,皇太极谕诸将士:“尔诸将士临阵,各自奋勇前去,何必争夺衣物?纵得些粉碎衣物,尚不能资一年之用。尔将士如果奋勇直前,仇敌力不能支,非与我国媾和,必是败于我们。当时穿吃天然长远,早早解盔卸甲,共享承平,岂不美哉?”
[9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定都》:“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定都失算,以是不成救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都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都城岁岁戒严,高低精力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
[75]对崇祯本应称朱由检、思宗、庄烈帝、怀宗、毅宗,或崇祯天子。本文以他年号称呼,是风俗上的浅显体例,有如称清圣祖为康熙、狷介宗为乾隆。
[83]《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天子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天子:小国起兵,原非自不满足,企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过,小国愤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愤恨备悉上闻,又恐觉得小国不解旧怨,因此生疑,以是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媾和,何必又提愤恨,惟任天子之命罢了。夫小国之人,和好胜利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欢愉处。谨奏。”最后这两句话甚是朴素动听。
[94]崇祯二年六月十八日,奉圣旨:“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提兵进登,索饷威胁,放肆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兼碍。卿能周虑猝图,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然,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统统措置事件,遵循敕谕行,仍听相机行事。”(《明清史料》第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