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完了,毓秀才叫人拍门,侍从们开了门,一见是皇上,施礼时都有些慌乱。
各式纠结之下,倒是毓秀先开口,“朕今晚去永禄宫,伯良自回永了宫吧。”
让姜郁吃惊的是,毓秀看到那封众臣联名的奏折以前面上并没有甚么神采,没有吃惊,没有气愤,也没有无所适从,只淡然将折子放到一边,不落半字朱批。
毓秀一皱眉头,“如何不当?”
舒景一派淡然,“折子本日才会呈上来的,也怪不得皇上不晓得,本来写奏折的只是礼部侍郎某某某某,刚巧有几个也想参奏崔缙,干脆写了联名折子。几个小吏弹劾尚书,需求得三公首肯,他们过不了姜相那一关,只好来找我。”
二人冷静批了一下午奏章,毓秀派人到公主府,以探病之名,传召她明日午后入宫觐见。
毓秀笑道,“他们说的后果结果朕都晓得了,真正的后果结果如何,恐怕还要查探后再做定论。明日早朝朕会亲身扣问联名的世人,听听他们如何说。”
舒景嘲笑道,“本日送两位皇子出城的事,公主也未能出面,想来是身子还没有规复。”
“公主的身材如何,皇上以后自会派人探听,伯爵不必担忧。”
毓秀大惊失容,“朝臣联名弹劾崔大人?这么严峻的事朕如何不晓得,反倒是伯爵先晓得?”
毓秀不耐烦地摆摆手,“以后朕会找灵犀来问话,若她身子无碍,就让她全权措置舒娴进宫的礼节。”
毓秀沉默半晌,点头道,“遵循朝廷的先例,朕的确不该直接召见被弹劾的官员,畴前立下这端方,是秉承君子清者自清的事理,怕只怕被弹劾的是君子,弹劾人的不是君子,朕岂不是偏听偏信。折子上到朕这里,三法司当然要查,朕本身也得有个判定,毕竟够资格鞠问一部尚书的,这天下间也没几个。”
舒景笑道,“臣并非忌讳公主,而是担忧公主的身材。”
舒景上前两步, 将奏折递到毓秀面前, 姜郁本想替毓秀接过来,却被她不着陈迹地躲过了。
公然如此。
姜郁本想劝毓秀三思而后行,而见她一脸的面无神采,他就猜到她情意已决,怕是多说无益。
毓秀听舒景自比三公,心中十别离扭,脸上却不动声色,“既然如此,他们呈上来的奏折朕会细细看,再叫崔尚书来问话。”
姜郁将毓秀送到永禄宫门口,面上已规复如常,“臣辞职了。”
毓秀谨慎翼翼地从姜郁手里抽脱手,悄悄下地走到外殿,叮咛侍从们摆饭。
姜郁在毓秀分开他身边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却没有顿时起家,她出门以后,他面朝上躺了半晌,看着房顶的斑纹,一声长叹。
纠结到最后,还是周赟做主,没有叫人。
不出半载……
毓秀没法,只能对舒景笑道, “有劳伯爵悉心顾问舒雅。”
“本日朕有别的去处,下次吧。”
舒景拜道,“皇上还不晓得吗?本日朝臣联名上书,弹劾礼部尚书包庇亲族,贪赃枉法,欺瞒君上等几条罪,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皇上还是先免了崔尚书的差事,也好给世人一个交代。”
毓秀醒过来的时候早过了晌午,她肚子饿的咕咕叫,起家一看,姜郁睡的比她还熟,一只手紧紧握着她的手,两条眉毛都皱紧了。
毓秀吃到一半,姜郁才出去外殿,二人有说有笑地一起用了膳,仓促喝了茶,一同坐到龙椅上批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