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衙门占地极广,门房即有三层楼高,楣匾上书“清源镇道衙”五个鎏金大字,寂静气度。
乞儿背着女道者,沿着水流,一起摸黑而行,到第二日中午,公然下得山来。
乞儿还没站稳,一个大脚踢来,又被踢下台阶,与女道者滚作一团,眼中直冒金星,耳听得有人喝骂道:“甚么东西也敢挡老爷的道,活腻了未曾?”
左顾右盼,行了一阵,这才重视到行人无不远远地遁藏本身,眼神中透着讨厌。乞儿从小行乞,早是一副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的模样,女道者屡遭磨难,衣服多有破坏,又昏倒多日未曾梳洗,月白长袍也已肮脏不堪,难怪行人侧目。
摆布两座过人高的石狮子,不怒而威,给人以无形威压。五步青石台阶,更是毛发可鉴,令乞儿不敢轻踏。只是朗朗天日之下,朱红大门倒是紧闭。门旁石墩上半依半躺着一人,巾帽盖着脸,正自打盹。
乞儿估计这所谓的“衙司”就是道衙的脑筋,便不再多说,背起女道者就走。见路人问明闻道楼地点,直奔而去。
那人一骨碌从石墩上爬起来,四周寻望,忙问:“仙姑在哪?”
乞儿艰巨地从女道者身上爬起来,看着女道者道:“仙姑落了凡尘,也和我这乞儿没甚么两样了,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乞儿心机敏捷,心道:“看此人穿戴,莫不就是那衙司?”再看那小厮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更是肯定无误。
这五人头上皆挽着一个髻,普通的月白长袍,装束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只是矮胖之人衣服上多镶了几道金丝绣线,平增了几分贵气,并且衣带上绣着一副太极图案。
雍州之地,大家奉道,自古由崇真教管控。但是真正的崇真道人不过千人,又以修道升仙为要职,岂有闲暇措置官方的琐事?因而,前人聪明,便衍生了职掌民生的道家衙门。凡是稍具范围的城镇,都设有道家衙门,司职职员则是醉心奉道的俗家弟子。
乞儿鄙夷地看了那小厮一眼,心中讨厌之极,也就再懒得和他胶葛。收回目光,欲觅机进酒楼时,倒是心中一动,忙再看那小厮,只见那小厮正歪头瞄向本身,眼神中透着如有若无的蔑笑。
乞儿指指肩后,道:“仙姑在此!”
繁华闹市中间,鲜明便是一座光彩刺眼的酒楼。酒楼上中下三层,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极是气度。乞儿立在酒楼门前,想想村中的小茶棚,当得赞叹不已。刚要举步上阶,斜刺里俄然闪出一人,将其一推,喝道:“滚一边去!”
这日,行到一处城镇。街上车水马龙,好不热烈。
乞儿还是头一次进城,看着穿着光鲜的行人,琳琅满目标摊头,到处都透着别致,不由流连忘足。
当下向摊贩扣问门路,摊贩一脸不耐,顺手往前一指。乞儿道声谢,依其所指而行,行到城墙处才发觉受了骗,只好重新问道。如此这般,费了半天力,行了半个城镇,这才寻到衙门地点。
乞儿背着女道者,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矮胖之人面前,喊道:“衙司留步……啊……”
乞儿道:“小哥,我找道衙的衙司,烦你通报一声。”
乞儿司空见惯,倒也不放在心上,不过这一下静下来,才想起此行的目标来。
那人手指乞儿,怒道:“小东西你说甚么?”
乞儿鼓起勇气,戳了戳那人,谨慎翼翼隧道:“大叔,光驾你通报一声,道家仙姑有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