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桑晓得这个天下真的有神仙,不敢存有不敬之心,神采天然也庄严起来,轻手重脚的走进青羊殿。
“公子,是来上香还是治病?”
寂心道人最为人乐道的不是他观主的身份,而是他的仁义之心。
院子后几阶高台阶,上面就是一座大殿,是全部青羊观最大最宏伟的大殿,也是补葺的最好的。
供桌上燃着一炷香,烟气袅袅,芳香满室。
吃过鲜美的江鱼河鲜,秦桑坐在二楼,吹着江风,端着茶盏望着窗外寥廓江面和繁忙众生,怔怔入迷了一会儿。
“店家,结账!”
秦桑沿着青石堆砌的台阶一步步挪出来,门楣上的石条刻着‘青羊观’三个字,两片枯朽的木门斜挂在两边,上面的门环满布铁锈。
受腿伤影响,秦桑逛逛停停,还真让他听到故乡的口音,张目看畴昔,只见岸边有几个穿戴绸缎的人正批示力工往船上装货。
掌柜打量了秦桑一眼,指着门外,“顺着这条街向西直走,到头有十几家车行挤在一起,都是做端庄买卖的,多的是去三巫城和各大渡口的马车。”
秦桑就是冲着老羽士来的,天然满口承诺,“有劳小道长。”
想起撑船的老夫说过寂心道人有个门徒,秦桑脸上堆笑,“小道长有礼了,我姓秦,前日伤了腿,请道长帮手看看。”
不过翠明山有其奇特的灵秀和神韵,山上密林掩映之间,时有一些古刹楼台的飞檐翘角伸出来,偶尔悠长的钟鸣之声在山林间回荡,澄明民气。
有人跌打毁伤、风寒湿热,只要求上门来,寂心道人都给用心诊治,医术一定多好,但诊金很低。
从第一起口到三巫城,阵势一起走高,几大渡口进城都要走这条道,路上行人很多,门路宽广平整,马车不算颠簸。
大殿空旷,墙壁上的彩绘大片剥落,斑班驳驳,看不出本来绘制的是甚么。
站在内里能听到内里的说话声,人数还很多。
他带着一个小徒接办青羊观后,不求香火,反而每天上山采药,给贫民施药治病。
秦桑勉强爬到半路,碰到几个同去青羊观求医的人,才在他们的搀扶下来到位于后山半山腰的青羊观。
如何看都不是神仙住的处所。
老夫把船停在船埠前,边搀着秦桑下船,一边劝说道:“秦老弟的腿伤不重,活神仙定能帮你诊治,不过翠明山在三巫城和渡口中间,从这里畴昔十里路,还得走山道,秦老弟要雇辆车才行,小老儿倒是熟谙几个车夫,包管代价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