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 眼光放在世界的是大商人
媒体宣称,李嘉诚迷倒了加拿大的一名商务官。他将李嘉诚的肖像挂在本身的办公室内,逢人便夸奖李嘉诚是他的偶像。
默多克不甘心只运营这一份处所报纸,他为报社制定了跨国运营的计谋目标。1963年,他采办了香港亚洲杂志公司28%的股分;1964年,又采办了新西兰惠灵顿的《自治报》;1968年,具有了美国汗青上最悠长的《天下消息报》个人49%的股分;1989年,领受了柯林斯出版公司。默多克在环球掀起了高潮。
也能够说,华为的国际化是中西连络的国际化,是具有华为特性的国际化,华为之以是能稳扎稳打进入国际市场,就是因为任正非在对华为的办理上,一向都是高要求,要与国际上的大企业收缩间隔。跟着华为越来越国际化的生长,本来的差异越来越小,到现在,已经是那些企业与华为有差异了,是他们需求追逐华为了。
1986年,石油代价走低,石油股票也低迷,李嘉诚却看到了石油产业的潜力。由加拿大帝国贸易银行作为中介,李氏家属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买下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大赚了一笔。这笔买卖不但颤动了加拿大,在香港工商界也引发了很大的颤动。厥后,李嘉诚不竭采办赫斯基石油的股权,到1991年,李嘉诚小我在赫斯基具有的股权达到了46%,和黄与嘉宏一共具有49%股分。至此,他们投资额达到80亿港元,一共占去了赫斯基石油公司95%的股分。
任正非表示:“华为不成能躲避环球化,也不成能有寻求庇护的局促民族主义心态,是以,华为从一开端建立就呈全开放的心态。在与西方公司的合作中,华为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技术与办理的进步。”对中国很多企业来讲,从海内市场迈入国际市场都是抱负的门路,但这条门路走得会非常辛苦和艰巨,途中会碰到各种百般的困难。华为之以是能够胜利打入国际市场,就是因为任正非勇于合作,勇于面对应战。他表示面对环球化趋势时,不要封闭本身,要翻开本身。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要和他们合作。
李嘉诚曾说:“眼睛仅仅盯在本身小口袋的是小贩子,目光放活着界大市场的是大贩子。一样是贩子,目光分歧,境地分歧,成果也分歧。”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环球化是天下经济的大趋势。颠末量年的生长,李嘉诚已经在香港堆集了庞大的家业,需求为手头的巨额资金寻觅增值的前程,是以他看准这个机遇,开端将目光放眼环球,为此,他开端了大范围的行动。
● 李嘉诚案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获得和黄和港灯后,李嘉诚便开端了他的远征打算。李嘉诚以为:“舞台越大,机遇也就越多,跨国投资能让本身敏捷插手到天下经济的体系中去,能够将本身的企业在环球联络起来,在环球范围内相互援助。情势好时就能敏捷扩大,情势不好时也便于躲避风险。”
一样是在1986年,李嘉诚破钞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具有天下闻名的《金融时报》等财产,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具有股权。为了制止李嘉诚进一步收买股权,节制全部公司,他们构造了反收买。见情势不妙,李嘉诚敏捷抽身退出,半年后他兜售股票,赢利1.2亿港元,1988年,李嘉诚带着其占股分10%的加拿大帝国贸易银行和李兆基、郑裕彤一起将“1986年温哥华天下博览会”会址旁一块204英亩的黄金地盘以32亿港元拿下,他们估计用10至15年在这块宝地上建加拿大范围最大的贸易中间和豪华室第区,全部工程估计需用度起码100亿港元。李嘉诚具有这个项目50%的股权,其他的股东们一起占50%的股权。李嘉诚是以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豪杰。他一人就投资100亿港元,激活了经济疲软的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