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追光者 > 第145章 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四子的才情风华

我的书架

在科考支流为八股文的背景下,他与祝允明、都穆、唐寅、杭濂等共同倡导古文辞,经常一起交换切磋书中疑义。

2013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停止了一场拍卖活动,当天一幅唐伯虎的《庐山观瀑图》以5.9亿美圆的代价成交,折合群众币36亿元。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通过父亲的干系,文徵明得以拜史鉴、赵宽二位硕儒为师,在高师指导下,他的诗文更加端方有法。同年,受父母之命,二十三岁的文徵明娶昆山县吴愈第三女为妻,两年后二人育有一子,取名重金(早夭)。

唐伯虎的绘画天下丰富多彩,山川画如诗意的画卷,人物画似灵动的诗篇,花鸟适意画则好像大天然的欢歌。其花鸟画并非传统院画的工致素净,亦有别于沈周的浑厚、文徽明的秀雅,独占一种活泼萧洒、朝气盎然且实在可感的神韵。

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文徵明顺从父命跟从吴宽学习,吴宽传授他作古文的体例,并常在公卿间赞成他的才调。也是在这一年,他开端跟沈周学画,沈周对他正视爱好,评价颇高。

唐伯虎自幼聪明,入塾苦读,成化二十二年(1486 年),16 岁的他插手秀才测验,勇夺第一,成为姑苏府府学附生。

文徵明重筑停云馆以遁藏喧哗,并在观音庵中糊口两月。正德十一年他第七次招考落榜,二十余载为招考驰驱却一无所获,作《失解东归口占》绝句:“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偿还逐下江船。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占时名二十年。”加上正德十四年和嘉靖元年的两次招考,文徵明九次招考应天府,皆未落第。屡试不第使他的脾气思惟产生较大窜改,书文诗画艺术则更加成熟。

约 10 个月后出狱,唐伯虎被判毕生不得入仕。回到姑苏,他遭人白眼嘲笑,老婆也离他而去,糊口宽裕,只能以卖画为生。

文徵明七十岁,他与汤珍、王谷祥、陆师道、彭年等人共游石湖,各有诗作,彭年撰写诗叙,文徵明作《石湖图》。

嘉靖三年,因“大礼之争”事件,编修王思等十七人被杖打致死,杨慎等被放逐戍边。文徵明因跌伤左臂门籍不在列,才幸免于此。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尚书李充嗣巡抚吴中时,将文徵明保举入朝。已五十四岁的文徵明此时才开启政治宦途,文徵明获授九品翰林院待诏,参与《武宗实录》的编辑。

沈九娘对才调横溢的唐伯虎心生倾慕,英勇地向他表达了愿结连理的情意。当时情感降落的唐伯虎并未将此放在心上。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继母命他与长兄分炊析居,因为不擅运营,文徵明的糊口逐步堕入窘境。糊口的不快意让他倍感悲惨,作《风木图》及诗以依托对父亲的哀思。

回到故里后的文徵明,整天与笔墨为伴,借书画自娱,还修建了玉馨山房,以艺文会友,享用隐居糊口。这一期间,他少了庞大琐事的困扰,心无旁骛,用心于书画创作,迎来了书画生长的黄金期间。

在都城,徐祯卿与李梦阳、何景明来往,开端寻求汉魏和盛唐的诗风,成为“弘治十才子”之一,并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称为“前七子”。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文徵明第二次赴南京招考,同业者有顾兰、唐寅,但放榜时只要他未考中,很荣幸没有受连累。次年,唐寅因徐经考场案缠累下狱10个月,免除为吏后回到故乡,和老婆冲突重重,老婆离他而去。唐寅不久出游,将家事拜托给文徵明。

推荐阅读: 神武帝尊     万世仙皇     重生不再舔绿茶,我选火辣霸王花     花式作死的位面商人     臣应不识君     诡夫凶事     强妻系统     重生IT之王     我的血丹世界     美漫世界的道士     带着玄奘去取经     [三国]白甲苍髯烟雨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