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鱼的香味已经飘散出来,味道鲜美之极,仿佛从香味儿里伸出了一只小手一样勾着人的味觉神经。大柱子含动手字头眼巴巴地看着赵大玲,“姐,你做甚么呢,这么香!”
“蒸鱼多腥气!”友贵家的皱眉道,“就剩几条了,你别糟蹋了那鱼。”
赵大玲拍掉大柱子的手,“这么大了还吃手,脏不脏!”从锅里用筷子蘸了点儿汤汁儿伸到大柱子嘴里,“尝尝,咸淡合适吗?”
长生把木剑交到大柱子手里,大柱子镇静地拿给友贵家的和赵大玲看,“娘,你看,是一把剑,大侠用的那种剑。姐,你瞧,我有长剑了,比铁蛋和二牛的刀都都雅!”
熬上鱼,另一个灶上的馒头也蒸好了。赵大玲又做了一笼屉的枣塔馒头。这是北方过年的传统面食,一层面皮,一层红枣做成塔形,取节节高升之意,最后用八角蘸了红颜料在枣塔顶端点出一朵红花来。赵大玲一时髦起,又用面裹着红豆沙做了一笼屉孩子们吃的豆沙包,用剪刀剪出小兔子的耳朵,小鸭子的翅膀和小刺猬的一身刺儿,用红豆做小植物的眼睛,两个笼屉摞在一起上灶蒸。
那厢长生的米面也磨完了,友贵家的又蒸了一笼年糕,这顿年夜饭才算告一段落。各院的仆人抢先恐后地将食盒摆在灶台上,桌子上,七嘴八舌道:“本年的年夜饭特别的丰厚,我们院子人多,那鱼给我来一条大的。”“友贵家的,可得一碗水端平了,别有的多盛,有的少盛。”“哎呦,大玲子,那块儿排骨上没啥肉,光是大骨头,给婶子换一块儿。”“这个兔子、鸭子的豆包怪风趣儿的,多给嫂子一个,带给我家铁蛋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