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答曰:“本初元年,先帝追遵其父为孝崇皇,其陵在博水称博陵,故析蠡吾县之故陆成地,置博陵县,置令丞以奉祀,时属中山国。后又析河间、安平、中山,诸国之数县,立为博陵郡。今冀州饱受黄巾之乱,赤地千里,诸国王宫残破,故里尽毁。朝廷宜当体恤。当罢博陵郡,将郡内数县,重归各国。以示陛下虐待宗室之心。”
“先帝与陛下,皆出身河间。却屡割故国旧土。说数典忘祖,亦不为过。”
“如此,右丞且罢休施为,阎行定尽力互助。”阎行遂放心。
“如此,便如卢尚书所言,增封蓟国易、鄚二县,再取修县,以补河间。”陛下言道:“尚书令,代朕拟诏。”
因奏发张角,得封临晋侯的杨赐。这便稳稳出列:“老臣觉得。博陵、河间,或各取一县增封蓟王。再取渤海一县,补充河间。”
陛下遂问道:“依卿之意,当增封那边?”
“先有东平舒,再有文安。今又割二县,河间前后有四县,因主公而失。河间王岂能无怨。”阎行进言。
“臣等附议。”大将军何进,领群臣援助。
董重却熟视无睹,自鸣对劲。卢尚书何许人也?乃蓟王恩师也。此时不透露情意,更待何时。
年后果罪免官,赋闲在家。今春又官复原职的卢植,这便出列奏报:“臣觉得,可如袁司徒所言,取河间二县,增封蓟国。再割勃海修县,以补河间。”
陛下不说‘明日’只说‘来日’。足见重开党锢一事,遥遥无期。
陛下还未到西园,便有左丰亲信小黄门快马加鞭,将消需传到殖货里。
陛下悄悄点头。目光瞥过,随口问道:“崔廷尉?”
阎行取竹筒在手,又递回一个荷包。目送小黄门欢天喜地而去,这便入府,将竹筒呈给右丞贾诩劈面。
见三公九卿各执一词。陛下遂看向老成慎重的太尉杨赐:“太尉觉得,该当如何?”
“喏!”阎行这便领命。
“今汉诸侯国,只取租赋。以人丁计,渤海一县,可抵河间二县。”
袁隗再答:“何不再取勃海二县补充河间。”
陛下正欲下诏,忽见董重望眼欲穿。心中微叹,便和颜相问:“骠骑将军觉得如何?”
“裁撤郡县,乃朝中大事。牵涉必广,右丞有几分掌控。”阎行诘问。
“当有实足掌控。”贾诩笑答。
陛下悄悄点头:“朕出身河间,所谓同气连枝,正该如此啊。”
“臣觉得,袁司徒之议,乃沉思远虑,谋国之言。”大将军为外戚,自不想宗室坐大。且削河间数县,补充蓟国,亦可平空制造两国积怨。对外戚而言,自当有百利而无一害。此时,亦可见朝中派系。司徒袁隗乃袁绍叔父。袁绍现为大将军长史,四世三公的袁氏,自当与大将军走进。
“退朝——”见陛下作势欲起,黄门令左丰这便大声唱喝。
便有司空张温,出列奏曰:“彼时黄巾势大,冀州诸先王陵寝,多被盗掘。乃至曝尸荒漠,惨绝人寰。诸国主很有牢骚,合法抚恤。”
“此事再议。”陛下这便作罢,转而看向何进:“蓟王增封何地。大将军,可有良言。”
心念至此,贾诩这便言道:“彦明,且去府上传话,约曹节今晚相见。”
“不成。”司空张温,出列奏道:“若再无端削河间国二县,必令宗室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