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恩师已将南下诸事奉告刘宠。刘宠也已先行朝阳球扣问平蛮诸事。阳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便逐条录下,手书回函。
领十四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话说,建宁初“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阳)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阳)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阳球安定九江这才畴昔几年,现在又反。如此几次,朝廷空花赋税,匪患始终难除。
刘备杀贼千余,又补齐酎金,方才复爵亭侯。若要再升乡侯。年前那千余颗胡杂胡匪的脑袋明显不敷数。故而,恩师要带他南下平乱。补齐功劳所需的脑袋是其一。将所学付诸于实战是其二。其三,行军调剂,物质调配,皆有学问。不成不学。
刘备不敢辩驳。或许,能守一方升平,也还不错。天下,毕竟是天下人的天下。想我母子二人,妻妾九个。又能吃穿多少。不过是良田百亩,桑麻十株。
但是公覆啊,此乃你写与曹操诈降书中的一句吧……
此,不正如光武旧事。
山谷河川不但遍及各处南蛮,还与山越沆瀣一气。
九江多湖泽。重骑无用。蛮兵皋比衣盾,便弩善射。需造大盾。蛮兵悍勇,却听渠帅号令。若能许以厚利,结好各族精夫。待援兵散去,一战可破。书中又说,九江蛮乱,始于赃官贪吏,蛮汉相争。苛政剥削,又决计偏袒。故南蛮不时积怒而反。只需设方略,尽破凶暴之徒,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蛮乱自解。
盖因大别山区,河道浩繁,乃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江淮之间,今为蛮荒之地,故而时下此地生活着九江蛮、庐江蛮、江夏蛮等诸多蛮族。《魏书·蛮传》:“(蛮)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常常有焉。其(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顾忌,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
前次大儒刘宠问刘备,何不走宦途。刘备答曰:殊途同归。
奸吏暴徒要杀。叛蛮贼酋亦要尽数诛杀。如此恩威并重,才气震慑蛮族,亦令汉人佩服。
见刘备眉头舒展,黄盖向刘备进言:“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可当中国百万之众”。意义是说,江东六郡山越如能为我所用,足可与中原百万之众相对抗。言之有理。
不料此时江淮大地,竟如此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