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语曰:‘腐木不成为柱。’恕老朽,大哥气衰,老迈昏聩,不成为王上所用。”侯瑾公然回绝。
当如恩师所言:可比光武。
刘备颇多意犹未尽,遂朗声答道:“蓟国刘备,寻侯君至此。”
豫州黄巾大部被剿除,余众散为流寇。避入深山密林,结寨自守。夏育、董卓、朱儁等人,正厉兵秣兵,剿灭余寇,筹办北渡大河,驰援广宗。
州牧并非陛下初创。
一向陪坐再侧,闭目养神,未置一语的李儒。闻此问,亦不由缓缓展开双目。
刘备正听的出神,忽听头顶雀鸣不竭。
时下,此山亦是古木参天,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樱红柳緑。
屋中老者这便断了吟诵,叹声言道:“喜鹊惊枝,必有豪杰窥听。”
而后,各地战乱不竭。农夫背井离乡,得空种田。因而兵祸未绝,饥荒复兴。待民不聊生,饿殍各处。瘟疫自会横生。如此灾异连连,便是煌煌天汉,亦难以支撑。
“可有破解之策?”刘备又问。
“蓟王请舍中一叙。”
艾亭,乃前汉时天水郡骑都尉治所。今汉改天水为汉阳。虽不设都尉,却又一名老都尉隐居于此。
刘备朗声一笑:“我乃高祖血裔,汉室宗亲。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既非吐哺之周公,亦非伐纣之武王。”
“天水郡有豲道县,骑都尉治艾亭。”
伴随前来的都护府右丞李儒,答道:“邸报上言‘火烧长社,击溃黄巾’。然却不是剿除,不过是遣散罢了。黄巾大部,狼藉为小股。广布河南富庶之地。灭贼成剿匪。必是一场耐久之战。朝堂苦苦支撑,再无余力大肆发兵。不出(李)儒所料,陛下必定诏命各地州郡自募乡勇,守备城池,剿除匪患。当时,或罢刺史,复设州牧。位在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如此一来,当不啻秦汉之交,诸侯逐鹿。洛阳朝堂,乃如义帝。空守大义,却对天下十三州,鞭长莫及。”
“武王伐纣,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后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侯瑾问道:“敢问王上,愿做周公,还是愿做武王?”
八月初,五原山崩。
“侯君先请。”
“为何如此说?”瞻仰卑羽山麓,刘备问道。
“喏。”李儒欣但是笑。
武帝时设十三州,每州设一刺史,以六百石官,监察涵二千石太守在内的处所官吏。故部为监察区,刺史为监察官。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
心中这便了然。此来定不会白手而还。
有西州大族后辈被启用,亦有豪门庶士授以高位。陇右一地,民气归附。
贼人驰驱哭号,四散逃窜。汉军伏兵尽出,与长社城内守军表里夹攻,斩首数万级,遂解长社之围。
河南安定,令陛下大为欣喜。有功之臣,皆封侯拜将。洛阳朝堂一扫先前之阴霾,颇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势。然,高超之士却皆觉得,今汉气数已尽,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李儒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敢问王上,所为何来?”待孺子为刘备呈上山中时令野果,侯瑾这便问道。
大风不止,长社火起。黄巾大营瞬息间烧成一片。
深思好久,侯瑾方得觉悟。伏地认主:“闻王上一席话,老朽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心中涣然冰释,再无芥蒂。便将此残躯,抵充牛马,甘心王上差遣。纵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