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 第66章 豆油工坊开业了
这一次,豆腐坊里又出了个新奇东西,豆油!
终究,工坊开业了,苏溱没有特地告诉本地乡绅,只是请县令下来转了一遭,同他讲了以后的打算,解释了水泥和榨油机的道理等等,第二日,豆腐坊中便新上了一罐罐装在竹筒中的豆油,一筒半斤,十斤小米或二十斤豆子可换一罐。
“是28,真笨!”
常有隔壁村人路过水泥墙,老远就能闻到喷香豆油味道。
“母亲,47是多少啊!我健忘了!”苏溱在地上胡乱玩弄树枝的行动一顿,傅姜稚嫩的声音将她拉回实际。
这价真是顶破了天,贵得古怪。
苏溱还打算着,等将来得空,将能用到实际的乘除法都交给她们。
就算是她糊口的期间,每个村庄通水泥路那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事情,还是不计本钱得失,本着为民办事的信心做到的。
豆油用完,木桶还能用来储藏物品,竹筒也能拿来当水壶,等时候长了,这些还能拿来劈柴烧火。
而后苏溱又加购了四台榨油机,需得一月内做成,如果偶然候,还请他们做一些能密封性好的木桶竹筒,不可的话散出去,让会简朴木工的人做也成,只是赵木工父子得先做一个样品,让他们遵循大小和款式做,她会用银钱将木桶竹筒收回来。
至于她说的,大魏朝每个每个交通困难的处所都通水泥路,那并不实际。
苏溱还未出声,傅媛已板着脸经验傅姜,“母亲不是早教我们背九九乘法表了吗?这都快旬日了,你如何还记不住?”
“无妨,她还小,还不记事。”眼看着傅姜憋着嘴要哭,苏溱淡淡出声。
伴计们也拿了本身贴身衣物,连续搬进宿舍。
前阵子有行脚商听到豆腐皮名声,特地绕路到仙岩县进货,他们都有本身的发卖渠道,将豆腐皮带出去后,也卖得甚好,只是仙岩路太陡了,特地来一趟仙岩的工夫,够去别的处所两趟了,这么一策画下来,卖豆腐皮便不划算了。
除了邻近几个县有专门采购豆腐皮的行脚商隔几日就来进货,豆腐皮在台州府外也打出了一点名声。
毕竟这东西代价摆在那边,不看看市场远景,谁也不敢冒然进货,万一砸在手里,但是要心疼死的。
这一核算下来,猎奇豆油的行脚商,都不敢冒然进货。
就如烧窑徒弟想的,仙岩周边就他一名烧窑徒弟,他烧石灰石已经轻车熟路,是现成的技术人,将来修工厂到县城的水泥路,摆布是避不开他的,倒不如一开端就把烧窑徒弟的心拢住。
目前拿来记账不成题目,别的不说,阿拉伯数字记账,比大写数字中看多了,赵暮别扭了几天,也适应了。
亲手参与扶植工厂的伴计倒不感觉水泥做成的屋子围墙有多希奇,但外人乍一看,确切感到挺震惊的。
长途运输豆油,用瓦罐轻易碎裂,最好还是用木桶竹筒。
而后他们又见到员工宿舍与食堂,看着那平整四方的屋子,比他们农家土房不知都雅多少倍,地上也铺了水泥,看那平整的模样,不晓得的还觉得是将整块石头打磨出来的。
比豆腐皮贵上很多,竹筒只要手掌大小,分量该当未几。
何况,苏溱内心头是有些设法的,只要豆油厂能赚到大笔银钱,那以豆油厂的名义捐款建一条去往台州府衙的水泥路不成题目。
最首要的是,木料和竹子满山都是,取材轻易,制作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