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 第66章 豆油工坊开业了
得知这是苏溱捣鼓出来的坚固如石的围墙,赵木工父子都别致不已,围着墙转了一圈,不断用手推墙,不住地说真是奇思妙想。
现在豆腐坊的买卖,大多还是台州辖内的行脚商照顾,外埠商贩,也只要顺道才带豆腐皮出去。
不过这些就跟苏溱没有干系了,她眼下要做的是尽快将豆油工坊开起来。
比豆腐皮贵上很多,竹筒只要手掌大小,分量该当未几。
前阵子有行脚商听到豆腐皮名声,特地绕路到仙岩县进货,他们都有本身的发卖渠道,将豆腐皮带出去后,也卖得甚好,只是仙岩路太陡了,特地来一趟仙岩的工夫,够去别的处所两趟了,这么一策画下来,卖豆腐皮便不划算了。
“母亲,47是多少啊!我健忘了!”苏溱在地上胡乱玩弄树枝的行动一顿,傅姜稚嫩的声音将她拉回实际。
“无妨,她还小,还不记事。”眼看着傅姜憋着嘴要哭,苏溱淡淡出声。
烧窑徒弟表情庞大签了左券,拜别的时候,心中还是忸捏,脑中不时想起苏溱说的话,将水泥铺成路,让山里的村落同外界接通。
最首要的是,木料和竹子满山都是,取材轻易,制作便利。
水泥路在这个期间天然也有市场,普通都是处所府衙跟乡绅一同捐建,或许也会有敷裕些的村落出钱修建。
就如烧窑徒弟想的,仙岩周边就他一名烧窑徒弟,他烧石灰石已经轻车熟路,是现成的技术人,将来修工厂到县城的水泥路,摆布是避不开他的,倒不如一开端就把烧窑徒弟的心拢住。
亲手参与扶植工厂的伴计倒不感觉水泥做成的屋子围墙有多希奇,但外人乍一看,确切感到挺震惊的。
何况,苏溱内心头是有些设法的,只要豆油厂能赚到大笔银钱,那以豆油厂的名义捐款建一条去往台州府衙的水泥路不成题目。
干脆就教了赵暮陈仪和孩子们学习阿拉伯数字,另有最简朴的九九乘法表。
这是多么的大功德啊!
终究,工坊开业了,苏溱没有特地告诉本地乡绅,只是请县令下来转了一遭,同他讲了以后的打算,解释了水泥和榨油机的道理等等,第二日,豆腐坊中便新上了一罐罐装在竹筒中的豆油,一筒半斤,十斤小米或二十斤豆子可换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