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夫人面沉如水,端坐在矮榻上,将腰背挺得笔挺,“一个无稽的传言罢了,就凭一个八字,他还没阿谁本事给我们安上个欺君的罪名,但是,他想借机将你父亲调离西北,倒是真的。”
而不管定国公府做出哪一个挑选,如果洪绪帝果然走了那一步,于谢璇而言,便已是必死之局。
思来想去,肖夫人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本身铺纸研墨,很快写就了一封信,连夜着人送往边关,她一颗惶惑不定的心才稍安了些许,总算是在天涯出现鱼肚白时,在睡意翻涌中,闭上眼眯了一会儿。
谢璇低垂下眼去,眼底,暗潮翻滚。
肖夫人的话,倒是听得谢璇眼皮一跳,极快地抬眼看了肖夫人一眼。这些年,谢璇除了被肖夫人问及是否还情愿嫁进宫,嫁给李雍时,略略提过,从未细问过肖夫人,定国公的状况。固然,她早已模糊有了猜想,但是,或许是为了回避,她一向当作不晓得,肖夫人也是。
谢珩伤后,府里的中馈之事,肖夫人不耐烦管,尽数落到了谢璇身上,可这家里连个男人也没有,有的时候,送客的事,便落在了李氏身上,想来也是可悲。
肖夫人不管内心如何想,听得这话,也只能笑道,“多谢康公公。”而后,便是扭头对李氏道,“你送康公公出去。”
见因着她的一句话,肖夫人母子几个皆是变了神采,贤妃略一沉吟后,忙道,“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想,不过是想着防患已然,如果果然……也有个应对之策不是?”
乃至……谢璇想,如果洪绪帝果然动了阿谁歪心机,于他而言,便是一石二鸟之计。除了为了阿谁无稽的八字传闻,安了本身的心,也安了群臣百姓之心外,还可借机来又一次摸索定国公府的至心与底线。
来宣旨的,是康公公。见谢家人接了旨,便是笑道,“国公爷那边,夫人不消担忧,今早,咱家那不成器的门徒已经带着圣旨,出城往西北去了。不出半月,国公爷那边必定就会晓得旨意了。咱家倒是要先恭喜夫人了,国公爷多年未曾回过京,借着此次机遇,阖家团聚,亦是幸事。”
肖夫人按住谢璇的手背,在上面安抚似的悄悄拍了拍,咬住牙道,“归去再说。”捏住那卷明黄圣旨的手倒是用力到指节泛白,恨不得将那圣旨给扯破、捏碎了才好。
不管如何筹议,圣旨已下,除非定国公拒不接旨,背上抗旨不尊的罪名,不然已成定局。
听着宣读圣旨,谢璇也好,肖夫人也罢,都是浑身冰冷。但还不得不强撑着,跪接了圣旨,还要口称,“谢陛下恩情。”
在绝对的权力之下,甚么样的应对之策能够行而有效?
谁知,第二日,宫里的旨意就下来了,倒是责令定国公交代军务以后,立马返回都城。
比及康公公一走,肖夫人却仿佛是撑到了极致,膝下一软,便几乎栽倒。
贤妃这话一出,谢珩神采惊变,肖夫人更是想也没想,便是痛斥道,“他敢?”
“娘!”幸亏谢璇一向都重视着,赶紧伸手搀住了她。
但比起谢璇这个还没有出阁的女人而言,李氏这个已婚妇人到底行事要便利了很多。又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身份也充足,不至屈辱了客人。
若他果然走了这一步,于定国公府,有两个挑选。要么弃车保帅,要么,便是改弦易辙,走上那条畴前定国公想也未曾想,便决然放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