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
故学士曰:“辩议不成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成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
是月也,驱兽有害五谷,无大田猎,农乃升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劝学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以是尊师也。治唐圃,疾灌浸,务种树;织葩屦,结罝网,捆蒲苇;之郊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以是尊师也。视舆马,慎驾驭;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洁;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色彩,审词令;疾趋翔,必严厉。此以是尊师也。
五曰: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敷,如同有跖。
诬徒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於众,此三皇五帝之以是大建功名也。凡君之以是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恐惧乎孟贲矣,以众力恐惧乎乌获矣,以众视恐惧乎离娄矣,以众知恐惧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田骈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而边疆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服从必极力以光亮。服从不极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叛变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局势可觉得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代将何故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以是见敬学与尊师也。
作者:吕不韦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成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於师愠,怀於俗,羁神於世,矜势好尤,故湛於巧智,昏於小利,惑於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
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劝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无伏于都。
行之是令,而甘霖至三旬。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成觉得贤主也,其所发展者不成耳。故所发展不成不察也。
一曰: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回禄,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