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吕氏春秋 > 第4章 孟夏纪第四

我的书架

二曰:先王之教,莫荣於孝,莫显於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但是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於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贤人。贤人之地点,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非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成。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贤人。贤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流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於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大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诬徒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当代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今后生矣。故为师之务,在於胜理,在於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於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成必。遗理释义,以要不成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成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於师愠,怀於俗,羁神於世,矜势好尤,故湛於巧智,昏於小利,惑於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

作者:吕不韦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能够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能够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能够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能够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本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悍贼也;学於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於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於乡曲,学於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流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於学也。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四曰: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於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於学,则君不能令於臣,父不能令於子,师不能令於徒。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情面,则得以是劝学矣。子华子曰:“王者乐其以是王,亡者亦乐其以是亡,故烹兽不敷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但是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分歧,故其祸福亦分歧。

推荐阅读: 庶姐正妻     藏国     日耳曼全面战争     原来我家这么有钱     似是风雪故人归     宠妾     寻龙相师     等待人间霜满天     全能美女保镖     你为君王,妾已成殇     妖春秋     不败星河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