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米露决定做豌豆黄。
“欸?”又是一声低呼。冉曼看到明天午餐的套餐下备注的小字——
小时候沿街叫卖的豌豆黄,是普通人家孩子们解馋的小食品。小贩用砂鼓子将豌豆煮烂后,插手煮熟的小枣,凝固冷却,磕出锅来,切成菱形的一块块叫卖。小贩推着独轮车,车上扣着几锅熬好的豌豆黄儿,固然粗糙,整锅的黄儿上豌豆皮清楚可见,但是仰仗小枣的甜味、面面的口感,倒也适口。
这座都会中,向来有着农历三月初三吃豌豆黄的传统风俗,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向连绵过全部夏天。色彩浅黄、细致凉甜、入口即化的豌豆黄,是夏季的消暑佳品。
.
两菜一汤,另有点心、坚果、生果,加起来只卖五十块,现在的物价,来路边的蛋糕店随便买块点心,就得十来块钱吧?随便一点生果,也得好几块钱吧?坚果就更贵了。
.
米露翻炒的胳膊都酸了,也涓滴不敢偷懒。因为做豌豆黄最首要的一点就是把握火候,不能太嫩,也不能过火。太嫩了不能凝固成块,太老的话凝固后会有裂纹。
起锅后的豆泥倒入白铁模具内,米露在上面盖上光滑的薄纸,既能够制止裂纹,这么一来又很洁净。晾凉后就做成豌豆黄了。
现在倒是很多饭店里还在做,但是很多饭店里做的精美是精美,但总感觉和小时候吃的那种差着点味道。
如何一下子贵了这么多?冉曼心中不解,是因为买卖太好,东西不愁卖,是以店东涨价了吗?但是这涨价涨得也有点狠。
阿初点头,指着已经被装在外卖盒中的成品,每份外卖中整整齐齐地码着六只,实在本钱并不算很高,但令人一眼看去,就感觉已经非常量大实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