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浓沉默肃立,眼观鼻、鼻观心,面色还是平平若水,神情不骄不躁,守礼持节静待。
刘浓揖手道:“刘浓之所来,皆在该来。”
“华亭刘浓,珠联生辉……”
刘浓略掠一眼并不识得,随即稍作敛目,挽礼至眉,缓缓揖手,淡然回道:“华亭刘浓,见过幼儒先生。”
檐下,阶上。
谢奕与刘浓将将窜出竹道,一只香囊飘飘零荡从天而降,巧巧的落在刘浓面前。二人顺声而望,只见在不远处的假山红亭中,袁女正双手伏栏,半个身子探在亭外,乌溜溜的大眼睛则绕着刘浓缠来缠去。
谢裒心中微奇,将笔缓缓一搁,渐渐抬开端来,漫眼扫过。
“唉……”
稍顿,朗声咏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草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妙哉!”
阳光甚好,为他浅浅注得一层辉;青冠、月袍,面如壁玉,眉若箭凝;唇间微浅笑着,仿若静画美人;最是那眼,在这夏末里,泛动满湖深水。
谢奕爬动着嘴巴本想说两句,漫不经心的往身后一瞅,神情蓦地一顿,随后眉梢飞挑,嘿嘿一笑,将袖一挥,追着刘浓便去。
小谢安揉着额头,委曲的唤着,嘴巴愈嘟愈长,在其面前,洁白的左伯纸上多了一只小乌龟,侧书二字:刘浓。笔力颇是薄弱,小乌龟亦极是活泼。
“瞻箦……”
“竖子……”
言辞虽慢,却隐有锵锵之音。
呵,莫非他一向在那边偷听?
视野将好,一眼可尽揽;离得亦近,可侧耳旁听。
信是在王敦军府任职的谢鲲,谢幼舆所寄,其间内容极是隐晦,但字字句句皆有所指。
声音再唤,带着祈求。
垂柳青青,芭蕉绿。
谢奕无法,只得暗叹一口气,撇眼看向刘浓,见其犹自浑不在乎,心中顿活力恼,猛地一挥宽袖,将木屐踏得啪啪响,疾疾而去。
谢裒站在院门口,单手缓缓抚着短须,眺望俩人仓促逃离的背影,许是想起本身昔年旧事,眼角垂垂皱起笑容,摇着头渐渐一笑,悠哉游哉地度出院中。
谢裒面若潮红,眼间含笑,仿若犹浸意境当中尚未归返;而谢奕则歪着头,手指轻扣门廊,目光或奕或黯,似在捕获其间神韵。
刘浓道:“回禀先生,刘浓晓得。”
……
浅抿一口茶,沉声道:“去岁我便已明言不再受荐,凡是有荐者皆不成入,汝可晓得?”
按以平常例,凡是在会稽学馆学有所成者,皆是以清史退隐且升迁极快,此中的精英优良者在学业结束时,更会提早获得太子洗马、舍人等清职;若以一言而概之:这便是中、上世家积储名誉的最好路子。而谢裒坐馆两年,只收过一个弟子传授其文章之道,那人便是:王羲之。
言罢,从怀中取着名刺、手札默呈。
半晌。
“退下!!”
“为何?”
嗯,且再试之。
唉!
“嘿!”
“阿父……”
室别传来一声轻唤。
“无奕!”
思及此处,谢裒悄悄长叹,百年的帝王,千年的世家!做为世家后辈,忠孝老是难以分身!
“哦,汝且道来,若言之有理,便可出去!”
“何汗之有?”
谢裒笑道:“何必过谦?诗与人同,人若无此意,作诗断不成至境!此诗意境可堪一绝,咏之诵之令人魂若相随,虽言辞较素,但实乃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