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尽翠,衬着粉面朱唇,若妖不似人。
一时情动,侧首笑道:“来福,琴!”
大越之山,名不虚传!
“藏拙?”
“是,教员。”
且细心一观,车队中竟有很多绰约女郎,微微挑着绣帘,玉指纤纤捏着小团扇,巧巧遮得半边脸,浅浅露着如水明眸,宛转傲视。见得美郎君。竟涓滴不怯,反而嫣然一笑,极尽夸姣妖娆。山阴女郎,真与吴郡分歧矣!
琴音在潭面由然一荡,随即升腾而起,绕过丛林之梢,悠悠地在风中一旋,滚落来人耳中。
老者攀至石上,极目四觅,快速眼神一凝,只见在林中深处浮着月袍、青冠。
“见过幼儒先生!”
待其走后,宋祎倚着桂树,妖妖一笑,浑身直颤,手中的青笛一晃一晃,仿佛高兴之极。
“见过教员!”
墨璃侍侯刘浓吃早餐,刘浓足足吃了三碗,目光投向室外。
“瞻箦!”
谢裒笑道:“瞻箦,为何弃书画与棋弈?”
谢裒年长且尊。刘浓与褚裒自是恭然待其先行以后,方才各自踏上牛车,两厢缓缓汇作一处。
二人从速穿太小桥上前见礼。刘浓漫眼一掠,只见在谢裒的车后,尚跟着十余辆牛车,而袁耽与谢奕前帘尽挑,正端坐于车中默笑。
“嗡……”
“格格……”
书法一向是他的短板,凡是书有所成者,皆可一眼辩出他的笔迹奇特出缺。但是,到底缺在那边?却难以述之于言,便如陆纳与陆舒窈就只能言其字缺髓,若问如何得髓,便不得而知。对此,刘浓百思不得其解,模糊感觉有一扇门挡住了本身的视野,欲排闼见山,却常常触及一片虚无,教人寂然乏力。
刘浓稍稍作想,彻夜怕是返来甚晚,便笑道:“每人赏钱一缗,你们俩再多加两缗,可带上白袍至城中购买些小物什,就不必待我了!”
景与意合,神携心飞。
闭着眼睛想了想,笑道:“嗯,管他,埋伏谁与我何干呢?”
潭水悠悠,人已不在。
刘浓见谢裒刚幸亏前面不远处,便几个疾步赶上,将只想参予乐律与辩谈之事说了。
言罢,眯着细眼,歪着脑袋,看向刘浓。而手中青笛之端,刚好伏于左掌中,五指一合,根根雪嫩。
正在沉吟思考间,身后传来一声唤,蓦地回神,发明谢裒已不在面前,而此时蓬船大多泊岸,四周皆是玉冠华衫。但见得,锦带飘飘,麈尾漫摇,起伏缠绵于绿柳之间,粗粗一掠,怕不有百数。
“仙嗡……”
刘浓心道:倒有些近似竟赛!棋弈不消言,若无桥游思那般圣手水准,想要拔筹难若登天;书法更非我所长,怕是王羲之将夺得头筹!再言画艺,唉……便是舒窈亦强过我不知多少。如此一来,便只要乐律与辩谈可取,仅余两项,自是当仁不让!
二人目光作对,各不相让。
刘浓揖手道:“回禀教员,刘浓非是弃之,实为藏拙!”
青牛自柳道中探出一对弯角,拉着富丽的车厢斜斜停靠于小桥清溪畔。辕上车夫将帘一挑,谢裒探出半个身子,招手笑道:“瞻箦,且来同往!”
斯须,身子缓缓定住,眉色悄悄作凝,目视着刘浓消逝的方向,似喃若问:“这个刘郎君了不得啊,兵甲藏胸,意欲埋伏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