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於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罢了矣。”
孟子曰:“君子之戹於陈、蔡之间,无高低之交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罢了矣。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但是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大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仁人无敌於天下,乃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恐惧!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顿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端方,不能令人巧。”
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高低乱;无政事,则财用不敷。”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犠牲既成,粢盛既絜,祭奠以时,但是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