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堪。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觉得之椁。子曰:“才鄙人,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觉得之椁。以吾从大夫以后,不成徒行也。”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5.5或谓:“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12子曰:“君子不器。”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9.26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觉得师矣。”
6.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有为小人儒!”
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何尝至于偃之室也。”
8.13子曰:“坚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