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高低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9.27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毕生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3.5子曰:“蛮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7.29互乡难与言,孺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掉队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成及也。”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肯,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7.26子曰:“贤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