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武天下 > 第223章 乱了

我的书架

朝臣们不明以是,因此对宋诚大加弹劾,对朱祁镇大加指责,也就不敷为怪了。难怪朱祁镇愁闷,他被指责为穷兵黩武,乃至有朝臣要他学汉武帝下罪已诏,差点没把他气吐血。要不是快被朝臣们气疯,他也不会写信对宋诚发牢骚。

要真是如许,他们有何脸孔回家见父老乡亲?等他们老了荣休,美意义回故乡疗养吗?这是要断他们的后路哪。

朱祁镇这句话一出,岂不是说他们首当其冲,必须迁家属的旁支到倭国那种不毛之地?他们身居高位,还得做出榜样,率先让族人搬家。

读书费钱,书籍贵得要命不说,笔墨纸砚,都是快速消耗品,哪一样不要钱?家道不殷实的,那里供应得起?而只要落第,不说家属,就是四乡八里的乡亲,都把良田靠挂在他们名下,以求避税。

宋诚没有想到打下倭国给朱祁镇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更没有想到文官们激烈反对掳倭人去岛根,说甚么大明应当行仁政,善待化外之民。

事情就是这么严峻。如果迁到别的处所,比如都城如许的繁华之地,那还另说,就算没有迁到繁华之地,也别迁到倭国那种鬼处所啊。

再想深一层,家属供他们读书,为的是光宗耀祖,可不是要骨肉分离,把族人迁到不毛之地。只怕动静一出,他们族中的长辈会赶到都城,拿起拐杖,暴打他们一顿,然后开宗祠逐他们出门墙。

“良田很多。”他和宋诚见礼后坐下,道:“田里另有些农作物,可惜多日没有人浇水,全都枯死了。可惜啊。”

总之,自从张益上了治倭的奏折以后,日子就非常难过。

这么一来,从中秀才起,哪个名下没有很多良田?秀才、举人、进士,跟着学士们一步步高中,名下的田产会越来越多,何止百亩?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非常思念好兄弟宋诚,因而圣旨到后第三天,他写给宋诚的信跟着就到了,满满三大张纸,尽是牢骚。

宋诚一怔,足利义政投降,井源忙着领受俘虏,派军士搜索城中躲藏的倭人,谁都没去想城外另有大片的庄稼,倭人或是抵挡,或是为了活命接管去岛根的运气。已方忙着杀人,倭人忙着活命,谁都没想到庄稼,确切可惜了。

倭寇多年骚扰边疆,烧杀劫掠,大明百姓实是深恶痛绝。倭国使者从福州上船朝贡,一起奸掠良家妇女,不知有多少人家受害,告到官府,官府因其是使者,不敢接状纸。

推荐阅读: 不朽天帝     末世葬剑     修仙从密室逃脱开始     女配黑化了     机甲定制大师     都市之特种狂兵     窃玉偷香     我的战魂界     末世合金术     特级乡村生活     变身本子萝莉     你和我形婚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