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门别传来脚步声,门口一男人低首见礼,声浊音透道:“师父,徒儿返来了。”
这熊耳山在嵩山的西边,中间还隔着伊水,路程不会短,即便到了山中,能不能找达到摩祖师还是个题目。卫照临真不懂甚么佛理,她只是想借个由头见达到摩祖师,因而有些失落无法道:“那太遗憾了,来日再到熊耳山拜见达摩祖师。感谢方丈。”卫照临起家筹办拜别。
此时慧可大师却急道:“施主且慢,老衲冥冥当中与施主有缘,相遇不易。还请施主见教。”
卫照临一愣,回身看去,是一独臂和尚,失了左臂,忙见礼道:“大师过奖了,小女见此时节寺中还鲜花绽放,不由感慨六合之奇妙,乾坤之异彩。不知大师名讳?”
慧可大师心中又是一惊,语却平平道:“也是好偈,于物明理,好学佛法,心向空无,未入禅境,不及上偈。施主张下如何?”
正所谓:少林遗憾心难平,佛珠成心人间情。
卫照临三人回到嵩阳书院已是中午。吃过中饭,周山长众夫子将卫照临送至庙门。卫照临欠身见礼道:“感激山长及各位先生接待,来日小女登门再谢。山长,子云兄及刘先生会来看您的。”因而回身进入马车,朝阳城郡行去。
慧可大师正襟道:“施主从何而来?”
慧可大师捻须凝神,谛视着卫照临,缓缓道:“老衲本日受教了。佛降人间不就是普度众生,救苦救难嘛。我入天国,人入天国;道行天下,禅活着间才是我等众僧之寻求。施主一席话,使老衲茅塞顿开,果非常人也。”
周兴嗣心中暗惊,目送车马,捻须不语。
慧可大师目光一凝,缓缓道:“施主找祖师何事?”
卫照临可不信这些,又淡淡道:“小女受教了,但小女另有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不时勤打扫,莫使有灰尘’。请方丈释之。”
卫照临感觉有点奇特,普通和尚见到女香客都称女施主,而慧可大师称她为“施主”而不带“女”字,前次在落雪寺了然大师也是。
那男人洪声道:“是,师父。”即退去。
那和尚朗声道:“老衲法号慧可,是本寺方丈。不知施主大名?”
卫照临一听,太好了,打盹有人送枕头,刚好问问达摩祖师环境。卫照临忙不迭笑道:“实乃有幸,幸运之至。”因而四人来到一花禅房,慧可大师和卫照临进入,白檀和耿忠留置门外。
卫照临微风笑道:“方丈,小女想就教达摩祖师佛理。”她哪敢说找祖师学工夫。
卫照临感受这和尚羽士问话都怪怪的,便温言道:“小女来自安然城,行游至此。传闻少林寺有得道高僧,特前来拜见。”
慧可大师歉意笑道:“施主,不美意义,刚才打断了话题,请持续。”
卫照临悄悄摆手,笑言道:“没干系,刚才方丈言过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也是小女一家之言。小女看寺中有事,本日叨扰,就此别过,来日再见。”
慧可大师单手合一道:“师父,弟子晓得。”
卫照临直率道:“达摩祖师。”
卫照临却摇点头,仍旧安静似水道:“方丈乃世外高人,小女乃人间凡人。在小女看来下偈更合适我等凡人情意,一日三省,学而时习之,好学苦练,方到地步。而上偈只要西方佛祖等才气达到之境地,凡人所不能及也。下偈知世,上偈洞天;下偈具有遍及性,上偈具有极致性。在凡人小女看来佛光还是普照众生为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大家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