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蓝寺寺院布局并不寻求摆布均衡,照墙和庙门根基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到处皆院,错落相通。
“那,你便在这里出了家罢。你看这里山木花草,美得惊人。”
“佛门清净地,公然是到处透着禅意。”我听着小徒弟说着,只是感觉此处安宁。“藏锋二字用的最好。”身边的人转过甚看我,又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看着他,畴前只是感觉我们琴瑟调和,他又毋有太多出挑之举,只是像个醉心诗书的繁华公子,或许,他亦不过是珠敛玉藏罢了。
钟楼位于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迦蓝寺的“无音佛钟”为仿唐式的古铜钟,总重量为98吨,钟高6.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6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字,钟面上统共有铭文70094个字。大钟裙边上铸有九幅精彩的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
“可你骗了我,我便不依。”我作活力状转过身去不睬他。他也好脾气,只便和我说:“好好,我错了,娘子有气出了便好。”
他神采变了变,却更安闲,“那好,我便听你的,在这里了断尘凡,去找空山徒弟罢。”说着便要向空山殿走畴昔,我又气又恼,只是说道:“你如果在这里剃了度,我明日便也做尼姑去。”他过来将我揽在怀里,“尘凡三千,我另有你这根烦恼丝,平生放不下。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我便只愿你在身边。好了,我们进香去罢。”
想着刚才颠末竹雨声时的声响,不自发的猎奇起下雨时的钟楼来,风声,雨声,竹声,混着悠远浑厚的钟声,在配上这禅味深远的迦蓝寺,即使是百般恩仇万般愁,便都消逝无踪了吧。怪不得他的眸子如许安好致远。
待得走的近了,有小和尚走上前来,朝着我们一见礼,方才开口道:“二位施主是要来敬香吗?”我和他亦还了一礼,“我们初度来,劳烦小徒弟带我们进了里殿吧。”他的声声响起来,小和尚又是一礼,像是了然道:“施主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