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墨子 > 第8章

我的书架

#3『践』下王念孙补『于』字。

#2『钱』毕沅校作『剑』。

#16《闲诂》、《校注》『相』下依王念孙说补『爱交相』三字。

#8《闲诂》『自』下补『生』字。

但是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即善矣,固然,岂可用哉?子墨子曰:用而不成,难哉#10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成用者?姑尝两而进之,谁觉得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觉得高士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士尚若此,行若此。若之二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可也。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胄,将往识,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来往及否未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也?家室阿谀亲戚,提挈老婆,而依托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哉?觉得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之人,必依托之于兼之有是也。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兼费也。不识天下之士,以是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5『危』王引之校作『色』。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以是安也,万民衣食之以是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成不可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兼爱下

#7『盖』闲诂》、《校注》皆作『孟』,是也。

#15『即』下《闲诂》、《校注》补『取兼』二字。

#14『君』,王念孙校作『者』。

但是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也独未止也,曰:兼即仁矣,义矣。固然,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成为也,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故兼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生民而来何尝有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代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广博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王取法焉。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草对诸旱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繁华,干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明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获咎于高低。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捐躯,以祠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且不唯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诗曰:霸道荡荡,不偏不党。霸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天下之人以是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推荐阅读: 天下红妆     绝色毒医王妃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萌妹修仙记     我的镀金时代     征帆天涯     吕布之雄图霸业     红旗飘扬     当兄弟们穿成女团爱豆     重生之巅峰投资     桃野小农民     大逆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