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略略思虑半晌,道:“好吧,本宫现下恰好无事,就去看看你到底又弄出甚么宝贝要献了。”
皇后看到暖玉后,公然面上更加阴沉了,强忍着怒意,责问:“这玉倒是好成色,从那边得来?”
我踌躇着要不要说,如果我说了,那岂不是承认我与杨谅私相授受了么?如果浅显物件尚好解释,但此玉代价连城,以皇后的眼力不会看不出来。能送出此物,那必不是普通的交谊,他们主仆于我有恩,我又怎忍心扳连了他们?
皇后见我安然自如,却又说不出暖玉的来源,不免有些犹疑,遂派了一个小寺人去传阿及。杨谅与阿及昨夜宿在沁凉斋,很快便赶了过来。我跪在地上,双腿发麻,心中倒是非常严峻,唯恐阿及说出甚么不当的话来。
她要用阿及来谗谄我,只是阿及何其无辜?我更是不能把他牵涉出去,此玉的来源我该作何解释呢?
“儿臣给母后存候!大嫂倒是多日不见,也难怪,若不是心胸鬼胎,又怎会想起进宫存候来。”杨谅语带讽刺,斜眼看着太子妃。
杨谅一袭浅淡青衫,有如春山玉树,翩然耸峙,墨玉般的双眸出现一丝和顺,定定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我,回道:
满场的冷凝氛围跟着杨谅的到来暂得一丝减缓,皇后不悦的斜目扫了一眼太子妃,言道:“谅儿不得无礼!你既说此玉是你的,那你是从那边得来?本宫可不记得宫内有此罕物。”
不知如何作答,我扑通跪倒,伏在地上,并不言语,心中想着该如何对付。
“哦?那你可识得此物?”皇后把通灵暖玉取出,交给盈袖,盈袖把玉捧至阿及的面前。
太子妃刹时神采乌青,一则是没想到杨谅会公开承认暖玉的事,二则杨谅的讽刺更是令她尴尬,不过话倒是真的,太子妃一月中也可贵有几日想起存候来。
“母后不必再问,此物是儿臣赠送公主的。”声音朗朗,语气格外平静,杨谅仿佛是下定了决计般,不容质疑,大踏步走了出去。
自打杨广那次演出舞剑以后,太子妃一向对我没有好神采,即便偶尔相遇,也老是傲然拜别,对我并不睬会,我虽身在后宫,却也听闻太子杨勇脆弱无能,储位不稳,而杨广却深受帝后爱好,而我也深得皇后的心,如此一来,传言便多了些,约莫都在悄悄群情天子会不会废勇立广。
“汉王倒是对晋王妃体贴的很哟。”太子妃闻言,语出不善,看来她一计不成,又想教唆杨广与杨谅的干系了。
皇后有些惊奇,眉毛微微上挑,问道:“何物不能带来?须得本宫亲身前去?”
太子妃啧啧两声,言道:“哪个小子你内心还不清楚么?汉王身边的陪侍宇文明及呗。”
“这――”阿及面带游移,看了我一眼,亦不知如何作答。
“母后您看,这可不就是心虚了么?看来儿媳传闻的那件传言本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到底是乡野村丫,不知检点。”太子妃添油加醋,语带刻薄,那嫌恶的语气令我一阵头懵。
想至此,心中不免忐忑,手心捏了一把汗,但还是大风雅方把衿缨呈上,心中却在暗自深思,当时阿及给我玉时,那边地形偏僻,四周并无人影,何故就让太子妃得知了呢?
“此事说来话长,两年前儿臣外出游历,曾于沐阳山中救过长空道长一命,是以他戴德在心,且儿臣赠他重金,并许觉得其修观筑院,他才勉强将此玉借于儿臣,若公主大好,再还归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