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遵天子谕旨!”
吴汝义说道:“陛下的意义,我懂了一些,但另有些处所不懂。”这时候收敛身形,恭恭敬敬向李自成施礼,“我要向陛下就教,此时不打赵当世,何时再打赵当世?”
李自成点着头道:“这么说,我军高低可战的兵力有将近二十万了。”
宋献策凑趣道:“陛下脸皮厚似铁,才气坐上龙椅。崇祯小儿脸皮薄,龙椅可坐不稳。”
吴汝义听到这里,沉吟了好一会儿,还是忧心忡忡道:“事理是这个事理,但是赵当世莫非就会坐视我军北伐而毫无行动吗?他如何说也是明廷的提督。”
李自成沉思了半晌,乃道:“去北京,我要带野战五营全数畴昔,才算妥当。刘宗敏、刘芳亮、袁宗第、谷英及李过一个都不留。”转而道,“但是陕西及河南,必必要有人盯着赵营。赵当世手腕不凡,非平凡人能敌。老田,我想过了,还是把你留下最合适。”
李自成面有毅色,做个总结道:“于大义、于局势,我军都应先北伐明廷。如果为结部分的得失执意与赵营死磕血战,不但我军上风顿无,乃至会晤临两面仇敌夹攻的窘境。因小失大,遗患无穷。”
李自成哈哈大笑了一阵,方道:“说的好!老吴你脸皮薄,碰上赵营不要脸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冲上来揍你一顿,你还不是哑巴亏损有苦说不出。”
李自成应道:“此言不差,明廷与赵营,是为我军两大劲敌。老吴,如果让你统兵,你该如何行事。是先打明廷,还是先打赵营,抑或是同时开打?”
田见秀道:“当然,帝王之业,在于匡扶宇内、一统四海。若只偏安一隅,即便顶了个天子的名号,毕竟不过沐猴而冠,算不得真材实料。”又道,“让你老吴当天子,你自也不会只想当个占有一二省的土天子。”
“明廷当然连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饶他喘气一二,卷土重来,仍然毒手。赵营则不必说,厉兵秣马多年,兵强马壮。以我军之气力,对于这二者,无庸置疑只能一个一个清算。”李自成说道,“老吴,你感觉,明廷和赵营,我军该先攻谁。”
吴汝义此前想过,能够成为李自成争霸明鼎的敌手之人不过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等。但是等这些人接踵谢幕,再经牛金星一句提示,他始才发明站在这些人背后阿谁真正应当正视的身影。
吴汝义略略思虑,回道:“还是明廷吧。我军起事之初,打的就是反明的灯号,灭明民气所向。现在陛下又已登极称帝,国无二君、家无二尊,只要将明廷端了、将崇祯小儿拉下龙椅,陛下才算真正威加四海、震烁八方,才气获得天下人的支撑。赵当世虽心胸鬼胎,但名义上还是明廷的兵马,打他,远没有打明廷来得划算。”
吴汝义撇撇嘴道:“我只要盔甲厚,脸皮的话,只要陛下的够厚就行了。”
大顺军中,田见秀和刘宗敏一向是作为李自成左膀右臂的存在,而田见秀因为儒雅随和且饶有智略,更能服众、更得士心,是李自成名副实在的副贰。北伐事关国运,李自成御驾亲征既能提振士气也能收拢民气,乃必定的挑选。安排职位声望仅次于己的田见秀坐镇火线,不但是对田见秀才气的承认,也是对他忠心的庞大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