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二十四孝里,真有几篇不错的故事。圣王舜比闵损王祥都惨,并且,舜遭受的就不是被继母虐待如许简朴的,他家继母直接想要他的命。归正,不知是舜家的风水不好,不但继母想要舜的命,继母所出的弟弟象,连舜的亲爹瞽叟都是想方设法不择手腕的要弄死舜。成果,舜硬是不跟他们普通见地,厥后,舜做了天子,还给不计前嫌的给弟弟象封了诸侯。
谢莫忧听此“高论”,忍不住道,“凡事总事出有因,倘其母武姜一碗水端平,想来也不至于兄弟阋墙。”
真的是老掉牙的故事。
二十四孝是最老套不过的故事,非论闵损与王祥皆是受继母折磨,前者在其父发明他受继母苛待时,大怒之下要休弃继母,闵损跪求父亲宽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小我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非常打动,就依了他。继母见闵损这般仁义,懊悔知错,今后对待他如亲子。王祥这个大抵也是如此,不得继母喜好,继母抱病要吃鱼,天寒地冻,河水也结了冰,他大夏季的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俄然自行熔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吃了鱼,病痛病愈,自此待王祥如亲子。
这世上,闺秀有闺秀的作法,丫环有丫环的作法。
纪先生能被谢家聘为女先生,不但是因她在宫里做过女官,熟知礼节。这位先生的确无所不知,普通这类人都有一种统称,名曰全才。纪先生是礼节端方也能教,琴棋书画亦晓得,乃至经史子集也有浏览。谢家请她来过供奉,真不是她占谢家的便宜,而是谢家占了大便宜才是。
谢莫忧觉着谢莫如忌讳认输,唇角一绽,也不再说话。
方氏向来只用午晚餐,她夙来寡言,对谢莫如也没甚么话,对午餐也没甚么要求,故而,都是谢莫如来安排。春日不但春光好,草长莺飞的季候,亦有诸多美食。非论是重生的春笋与鲜嫩的荠菜,便是平常的小青菜在沸水里烫过,拌以泡软的红芋细粉、摊得薄薄切的细细的鸡蛋丝,淋以香醋秋油,最后将海米在素油里稍稍一煸,一并拌入,调以匀味儿,便是一道爽口小菜。
谢莫如不觉着如何,更没有哀痛或是绝望的感受,比如一件东西,你从未获得过,不知这件东西还是好是坏,亦未生出过渴求,那么,便无关爱憎。比方一个自幼茹素的沙弥,你问他喜好吃肉么?他会说是爱还是厌?不,他底子不解此中滋味。
谢柏中探花之事令全部谢家都添了三分喜庆,一大朝晨,谢莫如按例去花圃里沿着鹅卵石绕圈儿。昨儿原说好要做荷叶粥的,张嬷嬷都命人摘好了嫩嫩的鲜荷叶,偏生谢莫如晨间转圈儿时,瞧见园中有新出的荠菜,杜鹃院里她是主子,因而,应她要求,早餐便改成了热腾腾的荠菜鲜肉大馄饨。春三月新出的小荠菜,鲜嫩又水灵。园中花木多,天然伴随些野草泽菜,荠菜是野菜,倘不是有一次张嬷嬷做了给她吃,谢莫如都不知小小野菜这般味儿美。
汗青是最没有争辩意义的东西,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谢莫如不欲争论,“是啊,要不如何称舜为圣王呢。”
谢莫如不能说仁义君子不好,便道,“以是,闵损王祥是仁义君子,至贤至孝;而庄公为春秋小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