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重阳节前,她舅带来了一个绝好动静,她舅妈江氏有了身孕。沈氏喜不自禁,赶紧问,“几个月了?弟妹在家可好?”
沈氏看她对劲的小模样,直想笑。
不过,听到可每天补用,何老娘便收了。
何子衿忙道,“参是大补,好人不消总吃参,会补坏的。从没传闻拿一根人参来炖鸡的,娘还是去药铺子里探听探听。”
沈氏:……
何老娘心下感慨,先时说这丫头是赔钱货真是汲引她了,清楚是个索债鬼。特别何子衿还精通打一棍子给个甜枣的战略,每次敲到何老娘的点心后,何子衿都会先拿一块给何老娘吃,还花言巧语的哄何老娘,“爹爹说了,叫我孝敬祖母,有好吃的,先给祖母吃。祖母,你吃吧。”
沈氏合上账簿子,“是这个理。”
沈氏则与丈夫道,“陈姑丈真是第一等无情无义之人。”事情是处理了,陈姑丈先时那般要死要活要纳小,不晓得小陈表妹信里同他说了甚么,陈姑丈对那女人是提都不提了。再想一想,当初陈姑丈不动声色的将小陈表妹嫁到宁家守活寡,沈氏便不由心下一冷,深觉陈姑丈不是可来往之人。
“冒,如何能不冒。我听人说,祖父当年娶您过门儿的时候,咱老何家坟头儿上的青烟呼呼的冒啊,跟着火似的。”何子衿张嘴就能鬼扯一段子虚乌有的事儿来,何老娘气笑,“嘿!你个死丫头,又来这儿寻老娘高兴!”伸手要打,何子衿多灵光,早嗖的跑到门口去,说,“我归去用饭啦!”
沈氏头疼,“我那里有她那么多话,每天说不完的话。我都说她是属麻雀的,醒来就要叽叽喳喳的过一天。”
何子衿晓得后,毫不客气的去何老娘那边欺诈了两包好点心归去,对沈氏道,“等今后我有了钱,每天拿燕窝漱口。”
何子衿眨眨眼,美滋滋。
如此,外人见了都赞她,“这丫头懂事又孝敬。”
便是沈氏心下也有些焦炙,闺女这都三岁了,她肚子还没动静,何恭安抚老婆道,“我们伉俪恩爱,孩子迟早都会有。想是缘分未到,待缘分到了,天然便到。不必急,急也无用,你看哪家孩子是急出来的。”
母女两个对了一上午,何子衿问,“娘,赚着钱没?”当代的账册子同宿世可不一样,要不是沈氏教她,她不必然能看得懂。
何老娘心眼儿多,没给沈氏,怕沈氏偷吃,她白叟家本身也不吃,单单留给儿子,每晚叫儿子去她那边吃冰糖炖燕窝。
何子衿唇角一抽,掖揄,“等哪天我发了财,就给您金砖盖房,银砖铺地。”
陈姑妈道,“燕窝没事,我传闻,有钱人家,人家都是按顿吃的。人参倒是不消多的,这东西吃多了火大,我有一次拿参炖母鸡给大郎吃,大郎半夜流起鼻血来,倒把我吓一跳。参吃多了上火。燕窝多吃些,对身材只要好的。”但到底如何个好处,陈姑妈也说不上来。
听丈夫这般说,沈氏这心,临时算是安了。
何子衿瞧着烤在炭盆上的芋艿干,这是她舅特地送来给她吃的,何子衿有空就在炭盆上烤几个。这会儿闻着香喷喷的,何子衿问,“差未几熟了吧?”
何老娘拍拍大腿,抖一抖掉在衣衿上的芋艿渣,道,“叫你爹你娘过来吃吧,我叫厨下烧了羊肉锅子,人多吃起来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