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窃隋好驸马 > 第五十八章 三皇并立

我的书架

任何行废立之事的人,都但愿手头有一个顿时拿得脱手的雄师功垫垫底,造造势,以李渊的政治敏感,当然不会不懂这些。

李渊和王世充当然都不是傻子,但题目是,智商和政治远见偶然候并不能抵消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

当然了,蜀地固然富庶,赋税广茂,兵源充沛,但是蜀道艰巨也是众所周知的,以是就算打劫了蜀地赋税以后,要想将这些赋税用于关中方向的北方疆场,无疑是一件耗损极大又吃力不奉迎的事情――

萧铣既然晓得后代李渊和王世充的挑选,那么当下他天然也明白李王二人当中,谁才会在获得杨广死讯以后第一个跳出来,正式拥立伪帝。

比如三国时候蜀国诸葛亮就曾经算过,在汉中盆地屯田,迁当场收成的粮食用于六出祁山讨伐长安地区的话,即便是走比来的子午谷,大抵四石粮食启运后,就有三石会在路上被运粮的民夫牲口吃掉,只要一石能够运到长安,路途耗损率将近八成之多!而如果不靠汉中屯田,直接从成都运粮到长安的话,那就更夸大了,十五石军粮从成都启运,只要一石能够到长安(注:这个耗损率没有计算木牛流马等考据难懂的身分,也就是说蜀道部分没法通过粮车的处所,要端赖人力在山路上背着粮袋行军,因此人力耗损的口粮才如此庞大)。如此夸大的耗损率,哪怕蜀地的粮食多得飙油。也是不敷这般折腾的。

综上所述,李世民面对的压力天然比汗青同期蓦地增大了很多,浅水原初战得胜以后,李渊不得不再刮地三尺强征新军给李世民输血。以便在西凉地区顶住薛举。而本来在李渊的计谋布局当中,该当用于收取汉中地区与其他南下线路的军队。也全数被吸干了调到李世民这边。唐军入川的打算,不得不被无穷期搁置。直到干掉薛举为止。

而汗青上,李渊起兵后不过半年,在关中略微站稳脚根后,顿时让他麾下受信赖程度排行第四的亲侄儿厥后受封为赵郡王的李孝恭南下汉中,而后收川。厥后李孝恭几近为大唐打下了相称于南北朝时全部南朝边境那么大的江山,几近占到大唐总边境的一半面积,可见入川与否,对于唐政权的强粗心义多么严峻。

以是,关中政权篡夺蜀地以后,对于蜀地赋税操纵的精确翻开体例。应当是南北两个疆场各自为战――不要希冀蜀地的赋税来补助关中方向的北方疆场,而是篡夺蜀地以后。立即在蜀地自建新军,当场造船,然后顺着长江三峡冲出去,直扑荆楚之地,而后便是江西江东一起杀畴昔,把蜀地的赋税用于安定南边。

作为早就有了拥立新君行废立之事以抬升本身权威的雄师阀,汗青上的李渊在这一点上做得实在比王世充更加完整,也更加不顾大要形象:王世充实在直到越王杨侗被立之前,都还没有完整掌控东都朝廷,在洛阳,另有元文都等个别文官派系的隋朝重臣名义上比王世充职位更高,杨侗被立这件事情上,王世充还没有绝对的决定权,只是一个附议者,而王世充真正完整权倾东都朝野文武两系,还是在杨侗继位以后,东都军和李密的瓦岗军拉锯血战的过程中完成的。

王世充另立新君的来由看上去也非常冠冕堂皇:燕王固然正统,但是现在被外戚把持,为奸佞萧铣所节制,如果归顺燕王,大隋江山将来必定崩塌!至于李渊这个早就是反贼的家伙,就更不消说了,他所立的代王如何看都没有正统性。

推荐阅读: 王国血脉     田缘     公主复国记     学会三十六变后     不负青春     逆天狂医     总裁老公,宠妻忙!     我家兵人说话了[综英美]     姜了     大总裁,小娇妻     我怕是离了个假婚     我要炼化水帝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