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闪现锋芒,锐势难以保持悠长。金玉合座,没法守藏;如果繁华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本身留下了祸端。一件事情做的美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合适天然规律的事理。
[译文]
◆◇◆第五章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感化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弭它的骚动,调和它的光辉,混合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晓得它是谁的后代,仿佛是天帝的先人。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知名4,万物之始也;驰名5,万物之母也6。故恒无欲也7,以观其眇8;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9。二者同出,异名同谓10。玄之又玄11,众眇之门12。
◆◇◆第八章
[译文]
生养六合万物的道(谷神)是永久长存的,这叫做奥妙的母性。奥妙母体的生养之产门,这就是六合的底子。连缀不断啊!它就是如许不竭的永存,感化是无穷无尽的。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居,善地;心,善渊4;与,善仁5;言,善信;政,善治6;事,善能;动,善时7。夫唯不争,故无尤8。
不推许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相互争夺;不保重可贵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盗窃;不显耀足以引发贪婪的事物,导使民气不被迷乱。是以,贤人的管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合作企图,加强百姓的筋骨体格,常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导致那些有才干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贤人遵循“有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适应天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承平了。
[原文]
[译文]
[原文]
天长地久,六合以是能悠长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本身的保存而天然地运转着,以是能够久永保存。是以,有道的贤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世人当中抢先;将本身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本身保存。这不恰是因为他忘我吗?以是能成绩他的本身。
[原文]
◆◇◆第三章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2?虚而不平3,动而俞出4。多闻数穷5,不若守于中6。
[译文]
◆◇◆第四章
[原文]
◆◇◆第六章
道冲1,而用之有弗盈也2。渊呵3!似万物之宗4。锉其兑5,解其纷6,和其光7,同其尘8。湛呵9!似或存10。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11。
持而盈之1,不如其已2;揣而锐之3,不生长保4。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5。功成身退6,天之道也7。
天长,地久1。六合之以是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2,故能长生。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3,外其身而身存4,非以其忘我邪5?故能成其私。
天下人都晓得美之所觉得美,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都晓得善之所觉得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以是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互构成,长和短相互闪现,高和下相互充分,音与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接随――这是永久的。是以贤人用有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体例实施教养:听凭万物天然鼓起而不为其初创,有所施为,但不加本身的偏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就无所谓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