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儿打坐已有四月不足,期间从未间断,却始终寻不得半点门路,非常烦恼。
本来昨夜二更时分,亭儿听着屋外的雨声展转难眠,又想起本身的宿世此生,发愤成为一代大侠却未曾习得半点工夫,更是愁闷,干脆低声背起刚诵过的《离骚》来,背着背着便心智不清,不知被何物引着就单独来到了埋头崖上,直到被文长他们发明。
话说“七贤梦瑶”乃是文长西出函谷关之时,西域琴师秦曦相赠,此琴采天山胡杨古木、精炼陨铁成弦,可与操琴者情意想通,或谱出卓卓之音,或喧闹无章,表面平淡实则绝品,传闻只要“竹林七贤”中人方得天籁之音。
“打坐之法讲究身外无物、感知天然,呼吸之法讲究周天循环、无始无终,你需先试着参透此中事理。”文长闭目默念,呼吸涓滴没有颠簸。
“你说这孩子会不会是粘了甚么邪气,需请道长来做场法事才心安。”月娘内心惦记。
“亭儿呐,吾辈习武,不是为了断根异己、以暴制暴,而是以包涵之心采取人间万物,凡事存在皆因天理,只不过有真伪善恶罢了,你要学会以己之力去伪存真、惩恶扬善,彰天道、行大善方是真男儿!为师让你朗读先人聪明,就是练你心性,只要正其本才气引其行,牢记牢记。”
文长知秦曦不是凡尘中人,不再勉强,决意东归,临别之际秦曦将琴相送,自此文长行走必带两物,一为“玄虹”,一为“七贤梦瑶”。
文长见亭儿态度诚心,略加思考,“也罢,那便从本日起,每日凌晨随为师打坐呼吸,风雨不堕,上午习武,下午与世人一并肄业,可好?”实在文长本就看出他筋骨健壮,根正肌阔,是块练武的质料,亦故意成全于他。
双飞身为女儿家,不宜打打杀杀,文长便授之琴艺,没想到双飞与琴弦似有宿世的缘分,几月下来竟将这“七贤梦瑶”拨出几分神韵,让文长喝采不已。
月娘可管不得这很多,仓猝脱下外套给亭儿披上,亭儿熬了半宿,本来就凭痴念撑着,这一惊但是不小,一头倒在月娘怀里,竟昏了畴昔。
文长来到门前,轻推木门,竟然未栓,进屋环顾一圈,床上被子倒是整齐,独独不见了亭儿,看这景象应是半夜偷偷溜去,文长怕有不测,来不及细想,忙将月娘双飞唤出,分两路在山间呼喊寻觅。
暖流周而复始,忽的天生第一道元气,在亭儿体内横冲直撞,仿佛想着要突破束缚普通,亭儿靠本能冒死的压抑,浑身颤抖,大汗淋漓。
“徒弟,我想习武,当然,我也会每日遵循徒弟的要求朗读,决不懒惰!”文长回身看到亭儿眼里仿佛少了玩世不恭的神态,竟变得格外当真起来。
话说这日凌晨,窗外雨雪交集,阵阵寒意,文长按例晨起筹办打坐运气,却未曾听到亭儿小屋内传出任何声响,感到些许惊奇,觉得小儿贪睡,回身踱向小屋。
文长听的逼真,微微点头,心中默念:此子公然独特,慧根分歧凡人,此后定要好好调教,来日定有所为。
待到三人赶到埋头崖,发明亭儿端坐崖前,身上已被雨水打湿,竟浑然不觉,口中念念有词,“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高低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