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容谢恩领旨,回到银光院后将那诰命文书摆在桌案上,且喜且忧。
明月何皎皎,照我床罗帏。
抹金为轴的锦缎文书上绣着瑞荷,盖上玉玺,瞧着持重华贵。
令容将那遒劲的字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装复书封里, 趴在窗边逗红耳朵。
这封信送抵时,韩蛰已在徐州地界,跟河阴节度使陈陵合兵一处。
……
他比令容年长四岁,现在也才十八。
宋姑话锋一转,轻笑打趣,“昨晚出来帮少夫人盖被子,也不知是谁在念叨大人。”
信步走到侧间书案旁,内心想着韩蛰,瞧见那封简短的家书,想着也给韩蛰回一封。但伉俪虽也两情缠绵,真要提笔,令容却又不知该如何下笔了。
令容嫁进韩府将近两年, 韩蛰大半时候都在外驰驱,除了上回给她带回些甘旨银鱼以外, 从没给她寄过只言片语, 乃至久别相逢,也未曾提过那些话。哪怕他在浴房里说曾梦到她,令容厥后回想,也思疑是韩蛰为哄她入觳而信口说的。
中秋邻近,几场雨后,暑热的气候总算收敛了几分。
昨晚她念叨韩蛰了吗?令容脸上一红,“定是你听错了。”
令容狠狠戳了块甜滋滋的梨肉送到嘴边,将半盘生果渐渐吃完。
韩镜的信写得不长,因要紧奥妙的动静都是用旁的路子传来,这封信也只是鼓励之辞,叫他务必不骄不躁,稳中求胜,切忌急功近利。这背面的意义韩蛰明白,看罢跋文在内心,顺手在烛火上烧了。
若叮咛他保重身材,凡事谨慎,又显得太决计――韩蛰那六个字顺理成章,她写这些,却总感觉干巴巴的。
早晓得就不写那句可有可无的话了。
韩蛰摩挲信笺,眼底的笑意垂垂收敛,微挑的唇角也渐渐压了下去。
“韩将军。”傅益见了他,忙拱手施礼。
那天回府后杨氏得知颠末,也没能理出眉目,樊衡又毕竟是公差,令容想撤除那隐患,只能盼着韩蛰早日班师,返来坐镇大局。
在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司使前,他修文习武,也曾读过很多诗书,过目不忘。
他有点烦躁,抓着桌上茶壶,将早已温凉的水倒了两杯灌下,才要往挂在墙上的地形舆图走去,就听外头亲信军士禀报。
如许想着,内心又是忧愁又是期盼,昼寝时迷含混糊地竟又梦见了韩蛰。
畴前韩蛰新婚,在金州傅家看到他时,傅益还是个锦衣玉面、墨客打扮的漂亮少年,虽腹有学问,对于朝堂世事,仍旧存几分天真。
哪怕身染沉疴,只要能起家,这仪程是免不掉的。
给金州的手札,她大多是写平常琐事,明显不好拿这些说给韩蛰听。
韩蛰瞧着隽秀笔迹,神采渐而规复沉肃,将那信笺折好,装在贴身的锦袋里。
令容咬唇低笑,半晌后点头,将红耳朵抱起来,放在膝上。
“少夫人又遇见欢畅事了?”宋姑搁下瓷盘, 将竹签递给她。
现在抱拳施礼,早已没了昔日高雅谦恭之态,只觉干脆利落。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宋姑端着才切好的生果出去, 就见令容唇角忍不住牵起又极力平复, 再次牵起时, 笑容比前次还深。那双微微挑出娇媚弧度的眼睛里也藏着笑, 从侧面瞧畴昔, 春光满面。
现在情势折转,伯府公子科举高中,欣然到差却未乱贼所擒,眼瞧着百姓揭竿而起、官府有力压抑,参军后又连吃败仗,见地过各种昏聩无能,怎会没有长进?那张漂亮如玉的脸庞晒得黑了些,棱角垂垂清楚,颠末这数月疆场挞伐,在对敌时比韩征还超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