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妈迷惑地点头:“不是,只要一根刻了蓉字,另一根刻的应当是银楼的字号吧?我记得好象是‘利生记’,是县城里最驰名的老字号了。”
张妈骂了几句,就跑去隔壁关氏的房间,把她生前所用的妆匣给捧了过来。
张妈看了一眼,有些吃惊:“这不是大奶奶的东西么?端五的时候她还戴着呢。我一向觉得它是收在匣子里的,如何会在姐儿手上?”
何氏冷哼:“罢了,一对金簪只不过是辅证罢了,少了也没干系。现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阿谁吴少英的罪名做实!不是说关家老头子病得快死了么?恰好,我们趁着吴少英脱不开身的时候,先动手为强,如果关老头子一气之下病死了,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吴少英想要洗刷明净?那是作梦!”
妆匣里放着几把分歧材质的梳子,有牛角的,有木头的,也有比较小巧精美带刻花的银梳,大抵是装潢用的。除此以外,就是几对镯子、七八根格式各不不异的簪钗、绢花之类的,金饰并不算多。就象虎嬷嬷说的那样,关氏生前并不太喜好穿金戴银,风格朴实。
张妈回想:“就是端五那一日,大奶奶最后一次戴它。那天恰好是我给大奶奶梳的头。大奶奶本来不想戴金的,还是我劝她戴的,又添了一朵新买的绢花,看着喜庆。厥后没过几日,大爷就……”她顿了顿,没说下去。
提及利生记,她另有那么一点难过。她新婚的时候,丈夫曾送过她一对光面的银镯子,说是将来赚了钱就给她打金的,还要在利生记这家全米脂县最好的银楼里打。可谁能想到呢?丈夫离家多年,存亡不知,这金镯子天然也没了下文。以是她常日给大奶奶关氏梳头,看到这金簪子上刻的利生记字号,总忍不住要摸上几下。她现在也没别的盼头了,只望儿子浑哥长大娶媳妇时,她能攒够银子,给儿媳妇打一双金镯子,也就心对劲足了。
秦含真左想右想,还是想不出答案。她更猎奇的是,阿谁“英”字到底代表了甚么?为甚么虎嬷嬷一脸寂然?
秦含真有些迷惑地说:“簪子上好象有刻字……”
说完她顿了一顿,暴露一个对劲的笑容,“关氏那贱人……也别妄图做甚么纯洁烈妇!”
虎嬷嬷有些严厉地问张妈:“你常给大奶奶梳头,可记得她这对簪子上都刻了甚么字?”
“是如何刻的?两根都有‘蓉’字么?”
秦含真猎奇地看着她,不明白她为甚么不持续了。簪身上刻的是关氏的名字?她是叫关蓉英?还是关英蓉?仿佛还挺好听的嘛。
秦含真与张妈面面相觑。后者有些不安:“姐儿,虎嬷嬷这到底是甚么了?”秦含真皱着眉头没说话。
就在这时候,张妈凑了过来:“大奶奶的名字是蓉娘吧?传闻是芙蓉花的意义。不过我没见过,大奶奶说这类花很标致的,当初大爷带她去西安城的时候就见过。”
张妈不解地看着她:“还能是甚么字?天然是老模样了。虎嬷嬷,是不是簪子有题目?”说着就想伸手去拿簪仔细看。
秦含真躺在炕上,侧耳聆听隔壁屋子的动静。虎嬷嬷应当是象白日时跟牛氏说的那样,把关氏的遗物稍作清算,然后清算起来,免得乱糟糟的随便来小我就能偷走一两件,家里人还不晓得。再说,关氏既然已经归天了,她的东西没有人用,也该收起来,以防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