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很清楚,朝鲜人不会坐以待毙或者善罢甘休,而是必然会派使节来大明京师哭诉一番的,因为这是朝鲜国的一贯路数。
自从忙完了熹宗天子的大葬以后,礼部的事件一下子少了好多,此前忙得不成开交的徐光启,一下子安逸了很多,除了遵循天子的口谕,找了一些翰林院的清贵闲官,集合校订订正他的《农政全书》以外,就没有甚么大事可做了。
“安东侯、平壤伯以下固然行动上略微有些操切,但总的来讲,倒是奉旨而行。如果因为朝鲜国主的一道国书,朝廷就等闲措置功臣良将,未免过于儿戏。至因而以而问罪毛文龙和刘兴祚的事,卿等今后就不要再提了。”
张惟贤听了这话,赶紧躬身领旨。
现在这位崇祯天子说出宫就出宫,说离京就离京,各种礼节轨制不晓得被突破了多少条,朝臣当中死守着陈规成规不放的那些人不敢公开指责天子,只好纷繁上书指桑骂槐,弹劾内阁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有说他身为礼部尚书却任由天子乱来不作为的,也有说他以西洋夷俗乱中国端方的,等等。
说到这里,崇祯天子看着英国公张惟贤说道:“张爱卿分担理藩院事件,明日卿与吴惟英好好分辩一番,务必让他晓得朕的旨意与用心。”
此时的崇祯天子说完了这话,不再言语,孙承宗当即说道:“臣已明白陛下情意。既如此,朝鲜使者却还是见一见的好。”
看世人翘首以待,崇祯天子略略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朕并无必灭朝鲜之意。朝鲜藩国之存留,一看我大明将来之气力,二看朝鲜高低之作为。”
在他们看来,朝鲜国小力弱,在建虏雄师兵临城下之际,改向建虏称臣进贡应当也是迫不得已的权益之举,天子固然将朝鲜北部咸镜道、安然道的地盘交给东江镇来统领管理,乃至跑马圈地,赐给有功将士,但却也不能把人家朝鲜人都给赶尽扑灭,或者都给撵走啊!如许做,哪是大明礼节之邦、仁义之师的做法啊!
想到这里,崇祯天子也不管徐光启说了甚么,径直说道:“朕身为天子,说出去的话又岂能不算数。此前朝廷明发圣旨,将朝鲜北部所谓咸镜道与安然道一应地盘交给东江镇统领,许其跑马圈地、嘉奖士卒。这一条绝对没有变动的余地。
崇祯天子晓得孙承宗这话背后的意义,因为之前也曾与之会商过近似的题目。
但是,崇祯天子对毛文龙、刘兴祚雷厉流行的残暴做法,倒是完整支撑的,若不是因为本身作为天子实在不宜公开表示赞美,他倒是很想把这两人召回京师,好好嘉奖一番。
但是他的小行动却没有瞒过天子,而崇祯天子此时也晓得他想说甚么,不过就是东虏未灭,不宜再树一敌国这套说辞。
而几位阁臣对于安东侯毛文龙、平壤伯刘兴祚,以及东江镇其他几路总兵的过火做法,都是非常不满。
固然这几位阁臣都已经算是这个期间的杰出人物了,但他们毕竟都是熟读四书五经,进士文官出身,孔夫子那一套仁义品德的说教,绝对是根深蒂固。
特别是刘兴祚这个平壤伯,把平壤封给你,你就安安生生做你的伯爵,当你的总兵,你搞甚么大搏斗啊,把平壤城表里的朝人杀了个精光,先不说是不是有损大明在藩国的名誉,就说你杀光了城内城外的朝鲜百姓,你将来朝谁收税收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