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转移哀鸿到东番安设屯垦,现在这位崇祯天子当然是一万个同意,以是温体仁的奏疏一上,立即就获得了天子的批准,而闽浙本地府县灾区,转移哀鸿到东番安设的行动,也很快就展开起来了。
温体仁一听之下心中暗喜,这真是打盹的时候送枕头,来的太是时候了。
那边有郑芝龙的几个兄弟和几千部下,正愁招募不来人手占有全部岛屿,这一下子人丁暴涨十数倍,一时之间招兵的招兵,开荒的开荒,从北往南,从西往东,开端筚路蓝缕、开辟东番的高潮。
温体仁晓得本身和朝廷之上都低估了此次灾情的严峻,但在朝堂之上,大话已经说出,此时也只由拿着有限的银子以工代赈,布施哀鸿了。
以是朝廷的旨意一下,倒是给了范景文这个新任的浙江巡抚一条前程,并且这条前程还是一条光亮大道。
再厥后,跟着闽浙总督温体仁的上任,他也带来了朝廷拨付的五十万两赈灾银子,此中给范景文留下了二十万两用来施助浙东哀鸿。
但是人有朝夕祸福,事有机遇偶合。且说闽浙总督温体仁,一上任就下定决计筹办干一番大奇迹,将来好再回到朝堂之上。但是天启七年七八月间的那次东南海啸,确确实在是给闽浙本地十数个州府带来了严峻的丧失,无数人故里被毁,流浪失所,死了的浮尸江海之上,活着的涌进州府县城乞讨。
但是此时为闽浙本地赈灾事件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温体仁思来想去,还是捏着鼻子默许了这一条。
并且自古以来,大灾以后必有大疫,更加上彼时的闽浙本地既缺医少药又正值酷热夏季。
提及来,移民东番实在并不轻易,一来国人安土重迁,信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凡是有一点活路,都不肯分开先人庐墓地点。
接下来的事情,天然没出不测,朝廷同意了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对郑芝龙的招降,并且封赏的规格还高于郑芝龙的预期,郑芝龙不但做了福建的海防参将,并且郑家兄弟还当上了新设的东番卫批示使等大小朝廷命官,能够名正言顺地占有东番岛了。
是以,温体仁到任福州以后,很快就发明,闽浙本地的灾情远远超乎了他的设想,不但哀鸿各处,并且疾疫风行,死了的不算,单算需求布施的闽浙两省哀鸿,怕不有上百万人。
再接下来,熬到到了蒲月份,闽浙总督温体仁和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了海上巨寇郑芝龙,朝廷随后下发旨意,令闽浙两省将本地受灾百姓迁往朝廷新设的东番卫安设。
二来,东番岛,也就是后代的台湾岛,此时福建本地住民口中的大员,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固然有大量宜耕地盘,但毕竟向来未经开辟,并且另有一些野人蛮人部落,移民畴昔并不承平。
只是在给朝廷的奏报当中一笔带过含混了畴昔,没有明提这一条。
但是对于郑芝龙等人提出的朝廷不派流官、郑家世镇东番的互换前提,心中倒是极其不喜。
而要想获得郑芝龙及其麾下不遗余力的支撑共同,那就要给他们充足的好处和长处。
加上郑芝龙兄弟及其麾下近万人,大多数都是福建本地一带百姓出身,以是转移安设起来,就显得特别的顺利,二三十万拖家带口的本地哀鸿,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日夜转运,就全都送到了海峡的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