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吁侯德钦帕耶来到大明朝的京师已经两天了。
崇祯天子这话说完,文华殿里一片寂静,在坐的几个大明内阁大臣,也早就风俗了天子在面对这些外邦时的倔强。
建立了东吁王朝的缅族人,到底属于甚么人种,现在的这位崇祯天子也说不太清楚。
在这两天当中,德钦帕耶老诚恳实地在理藩院里接管了大明朝礼部官员对他停止的一些礼节培训。
要不然的话,像他这类来自缅甸如许偏僻番邦的使节,或者说南蛮番邦的使节,是没有资格入宫劈面觐见大明朝的天子的。
并且,东吁王朝的君臣之礼,比之大明朝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跨过文华殿高高的门槛,就被殿中寂静厉穆的氛围所震慑,不由自主地跪倒蒲伏在地上。
“东吁侯既然开口能言我中华之语,想来对我中华治天下之道也必有所知。
可惜的是,中原或者中华的观点,在拉丁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汇,除了晚近一点的支那,能找到的就是希腊文和拉丁文里的赛里斯了。
现在的局面,或许就是他这个东吁侯此次出使大明京师所能够获得的最好成果了吧。
“直至本年夏秋之际,普多利加使节照顾与陛下约书到来,鄙国君臣方知,缅人因山川隔绝久不朝贡,而开罪于天朝上国,且不自知。
崇祯天子说到这里,略作停顿,端坐在龙椅上,远远地看着阿谁蒲伏在地的东吁侯德钦帕耶,半晌以后,接着说道:
但见汉文是当初与葡萄牙人的使节佩雷斯达成的商定无疑,遂将那些文书递回曹变蛟之手,表示其转送到在坐的三位内阁大臣的手上。
现在崇祯天子所说的这些半是承诺、半是打单的话,他天然听不懂是甚么意义。
三国条约之上,除了汉文、葡文,见有别的一种未曾见过的笔墨共同誊写,知其应是缅文之类的笔墨。
东吁侯德钦帕耶说完这话,赶紧从广大的袍袖以后,取出随身带来的贺表、约书与朝贡礼单,低下头,将它们恭恭敬敬地举过甚顶。
“待正旦朝会之事结束,朕即遴选天朝钦使,随尔等前去勃固,传旨册封,立碑纪事,并赐尔主大明缅甸国王之金印宝册,觉得世袭传承之凭据!”
崇祯天子面无神采地看着此时文华殿里或站立,或跪地,或蒲伏在地上的葡萄牙人和东吁使臣,为了让他们听清楚,声音很清楚,语速也很迟缓,但是语气却非常果断。
“东吁侯,朕所说的这些话,你能够听得明白?”
说到这里,穿戴一身大明官服的德钦帕耶,再次叩了头,然后直起家说道:
不过,此时皮门塔所雇的通译固然不在,葡萄牙驻沙廉总督府使节皮特森-柯恩却在身边。
这个时候,站在崇祯天子御座一旁的御前侍从武官之一曹变蛟,手按腰间御赐的戚刀,大步上前,来到东吁侯德钦帕耶的面前,从他的手中接过了这些文书,然后回身回到天子的御座前,跪下来,将这些东西呈给天子。
“今鄙国之主幡然悔过,遣小臣北上,臣服朝贡于陛下御前,哀告封为世袭罔替之缅甸国王!
即便是德钦帕耶如许的权臣,在面见东吁王的时候,也只能是五体投地式地蒲伏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