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以后,海船培养,沈廷扬从漕运关键淮安出海,带着海上漕运的船队,半个月就到了天津,此中另有五天处于等风的状况,而实际施船的时候,只要十天罢了,比起运河漕运来绝对是省时省力。
他当然晓得。
当然是军阀了。
或许有事理。
占城稻的大名,在明朝的时候中国人早就晓得了,但是既然都晓得安南、暹罗、满喇甲等地盛产大米,为甚么大明朝廷不去采办,是大明的天子和大臣们都是瞎子,或者都很笨拙吗?
比如对于东江镇五路总兵麾下的辽东汉人灾黎们,特别是安东镇守府辖内的民屯当中,已经放开了甲胄、刀枪、弓箭和长矛等冷兵器的禁令,不但答应他们持有,并且鼓励他们持有。
这类环境下你大明的官方船队,或者有官方背景的贸易船队,到南洋去贸易或者采办大米,哪有那么轻易啊!
其次,也是因为在这两个边陲地区,朝廷关于盔甲弓箭等冷兵器的禁令本来也是形同虚设,就是想禁也禁不了,禁不住。
接到了沈廷扬的第二次上书以后,崇祯天子将他找来,让人在乾清宫的书房当中,挂起了沈廷扬呈上来的海运图,指着闽海南端和粤海一带的几个岛屿,用手指重重地点了几下,然后看着沈廷扬,一句话也没有说。
包含曹文诏担负镇守使的热河镇守府辖内,军屯民屯招募的那些汉人移民们,也都放开了刀枪剑戟乃至盔甲弓箭的管束,移民当中披甲执弓的青壮乡兵,随便动员一下,也能有个数千之众。
以是,当安东侯毛文龙答应东江镇五路总兵麾下军屯民屯当中的汉人百姓持有兵器的动静,传到朝廷当中的时候,仍有大量御史言官以此为凭据,上书弹劾毛文龙有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