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命不久矣的太子,若还能拿来为他了结一桩苦衷,恐怕在对方心中是极值得的。
这一点,太医们恐怕不敢瞒庆明帝。
“或是敬王与燕王之间另有来往,或许是有了甚么纤细的行动落到了皇上眼中惹其狐疑发作……”镇国公眉心紧皱:“或许也不需求甚么真正的错处。”
“照此说来,祖父同这位王爷旧时也走得颇近了。”
但在皇上眼中,恐怕还远远不敷。
镇国公也笑起来。
“敬王虽同陛下才是同母所出,但幼少时却同燕王脾气更加相投,一向以来走得也更近些。”
“鄙谚云,虎毒尚且不食子。”想到太子的遭受,镇国公浓眉舒展:“更不必提,太子还是他独一的子嗣。”
“三五年?”
只是――
庆明帝生母出身寒微,诞下敬王以后便过了世,敬王更多的是被燕王生母亦是当今太后扶养长大――小孩子幼时懵懂无知,一向是将太后当作亲生母亲对待,又因得燕王这个二哥顾问颇多,自但是然地也就同其非常靠近。
更何况阿谁孩子的求买卖念极其激烈。
这么一说,阿葵那丫头可比姚先生有效多了啊?
但是,她能清楚地感遭到,吴家极信赖这位半子。
敬王手中并无多少兵权,但凉州地处关头,皇上防的约莫是今后敬王与燕王站在一处,会使他腹背受敌。
“先皇驾崩后,王爷便去了北地,这些年来,同我之间只字未往。”
女孩子说着,鼻头快速微酸,眼中却笑意闪闪:“您这身子骨这般健朗,长命百岁定然都不止的。”
或许,祖父同燕王有旧友,也是上一世镇国公府遭受没顶之灾的原因之一。
而当时扬州城中谈起这位‘造反’的王爷,说法纷繁,她也分不出真假。
怪不得会让庆明帝这般忌讳。
兄弟之间有来往再普通不过,且燕王这些年来同朝臣与宗室之间已是决计存了避讳之意。
“现在天下这般局势,没有合法项目,他还不至于有胆量强行夺了我手中兵权,把稳妥然是要把稳的,昭昭却也无需过分忧心。”
多年没有来往又如何,在当今皇上眼中,只怕对镇国公府的态度一向是存疑的。
若不然,也不会在将吴然这独一的嫡脉子孙交到她手中时,各式叮咛她来日定要找到机遇将人交到燕王手中。
现在谢家江山尚不算多么安稳,皇上对各藩王特别是燕王心存顾忌再普通不过。
镇国公府说着,看向孙女,道:“所幸有昭昭先前所言,若不然祖父可几乎就选错了路。”
可任谁也不该剥夺旁人活下去的权力。
镇国公似发觉到了孙女的担忧。
镇国公神采慈爱当真:“有甚么事情,尽管同祖父申明。祖父虽是老了,脑筋不及你们年青人好使,人不免也有些固执,但昭昭的话,祖父还是听的。”
而他兵权在握,皇上即便心中存疑,想要做些甚么却也需再三衡量才行――
镇国公府与敬王府有类似之处,却也有分歧之处。
她年幼时对这位燕王几近一无所知,是以在扬州乍然听闻对方起兵时,不由大吃一惊――这是哪位?
但这是敬王――
这岂止是不给别人留活路,这乃至是连本身的退路都不留啊!
儿子都没了,守住的江山要传给谁?
他得要活得久一些,好都雅着家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