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7章 舌战群儒-上

我的书架

李素说话很稳妥,最后不忘补上一句乌桓缺粮。免得落人话柄抨击他拍天子马屁、被人喷成“阿谀之臣”。

并且面圣朝见的时候,列队也不是按品秩的,李素固然一千石,但因为是召见的外官,只能排在最前面。很多比六百石的侍郎、更初级的尚书郎,都排在他前面。

李素:“幸赖陛下天威、大汉天命,乌桓单于丘力居听臣讲解天命后,深感张举定遭天谴、与之合作不得善终,故而斩送。别的,乌桓兵变诸部缺粮,亦是首要启事。”

刘宏听完,愈发飘飘然起来:“你很会说话嘛,仅凭口舌之利就能压服胡人,天下已经几十年没见过如此舌辩之士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蔡李公问对》。

现在李素劈面说清黑幕,竟然是跟胡酋谈天命就让胡酋投降了,那很多夸大的政治哲学和正统论功底啊!

天子肯亲耳听百官哔哔已经很给面子了,还想挑处所?

因为他们哪怕提早晓得张举是被交际斩送的,但在李素亲口讲解之前,他们也不晓得李素跟丘力居到底说了啥。

但刘虞给乌桓人补足欠饷,这一点是绝对不能说的,以是钱的功绩就得全数说成是“丘力居也信赖了天命始终在汉、殿兴有福”。

刘宏听得更加欢畅,而其他朝臣,更是深受震惊。

这个局面,也算在预感当中——绝大多数治学松散、专注正道的大儒,并不想质疑殿兴有福的实际根本,因为他们晓得他们想质疑的点,政治上都是大逆不道的。不如就藏在内心不说了,或者等将来弃官下野躲到一个安然的处所再说。

至于华歆,呵呵,现在一介尚书郎,不敷为虑——别觉得带尚书二字就感觉牛逼,加上一个“郎”就不值钱了,根基上都是孝廉入仕后累计三五年资格,就是尚书郎了。比如之前给李素抄书拿润笔的钟繇,也是尚书郎。

“甚么?这不是改了高祖天子以来的端方了么?真是放肆啊!”群情立即汹汹,很快就有两个大儒想跳出来了。

“真是华侈啊,这些铜拿去铸钱,起码有一万贯了,就拿来做个铜喷泉雕像。这还没算加工工艺的糜费。”

毕竟真谛也是有合用范围的,多走一步就不是真谛了。

天命和真谛本来就摆在那儿,李素只是解读,不是发明真谛。

只可惜人头已经用石灰腌了一个多月,早就完整黑了,哪能看清脸孔,刘宏略微看了一眼,就一脚踢开木盒:“如此肮脏之物,拿走拿走。鼠辈反叛,该有此报!”

百官也晓得天子是个甚么样的,本来就望之不似人君,也不好多说甚么。

本来是一只庞大的青铜龟蛇雕像(玄武),怕不有十几万斤重的铜。龟背上立了一根铜柱,龟尾的蛇则沿着铜柱缠绕而上,典礼开端后,玄武的蛇口与龟口就同时往外狠恶喷水,对没见地过的汉朝人而言,算是蔚为壮观了。

“快点呈上来给朕看看,那张发难实是何模样。”刘宏号令赵忠下阶去接人头,赵忠立即照办。

推荐阅读: 妖尾之召唤魔导士     修真新世纪     冰河之下     革命吧女神     都市极品神医     全民领主:我能融合万物     [综]亲一下借个性     穿成反派亲闺女[穿书]     囚婚     前夫回来了     兽性独宠:辣手小毒妃     从魔君到仙帝    
sitemap